|
新浪财经 > 评论 > 全面拯救楼市方案出台 > 正文
●房价过高是市场低迷的主因
●勿对个人投资施加道德压力
●应改革财税体制和开发模式
●要调整完善政策惠及消费者
近两年来,在一些地方,爱国主义被商业化地滥用了。最近又有人提出“消费爱国论”和“买房爱国论”。“爱国”这神圣一词屡屡被某些利益相关者频繁利用,值得我们深思和警惕。
来看看百姓反应——新浪网的调查显示,96.5%的人反对“买房就是爱国”。凤凰网调查显示,96%的网友不赞成买房就是爱国这一提法,80.9%的网友认为规划局长推销楼盘是出于为开发商摇旗呐喊,94.4%的网友认为这一倡议不能有效提升市民的购房意愿。民间不认可的倡导,岂能有实际实效!广大消费者希望房价进一步降低,而地方官员出面高喊“买房就是爱国”,来为开发商推销住房的现象,说明某些政府官员与购房者之间心理距离在扩大而不是缩小。在计划经济的时代,用政治挂帅,号召大家购买“爱国大白菜”、“爱国债券”容易,而在市场经济已经深入人心的今天,没有人会为不切实际的号召而去购买房子。
说到底,以“爱国”之名,对公民的个人投资、经济行为施加道德压力,不仅是对爱国主义的亵渎,是一种旧时思维的残存,也是对经济规律和市场经济的漠视,将“爱国”的道德弘扬简单用于经济领域,只会成为笑柄。
毋庸置疑,目前各地房价还是较高,老百姓买不起房是市场低迷的主因。房地产作为中国经济的一大消费热点,对中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遗憾的是,由于目前土地政策、房地产方面的公共政策和产业政策、房地产开发模式和居民保障住房政策等相互矛盾且不配套,房地产业陷入了这样一个矛盾的怪圈:一方面土地的垄断性决定了房地产业并非是充分竞争产业,房子也并非是完全市场化商品,具有改善民生的公益和保障性质;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模式却是完全的市场化、企业化开发。通过各种办法拿到地的开发商完全按照市场化操作,为追求超额利润,将房价炒到奇高,造成了目前房地产市场低迷这样的困境。一方面,房地产价格飞涨,老百姓买不起房,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跟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另一方面,房地产价格飞涨,造成了该行业超高利润和每年中国内地富豪的排行榜上的地产业富豪聚集。习惯了高利润的地产业富豪商们不愿降低房价,一再呼吁政府维持高房价救房地产企业。近日一些地方政府出台政策要处罚降价销售的房地产企业,一些政府官员公开鼓吹“买房爱国论”,则把这种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银行和老百姓之间的利益矛盾关系赤裸裸地展现在公众面前。因此,我们应该看到,如果房价降得过快过低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对房地产企业利润和银行的金融资产安全都可能带来不利影响,降低房价的后果所涉及的利益主体——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和金融企业,在房地产价格的理性回归中表现出较多消极性,而恰恰是这些利益主体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和主导权。
当前,各地政府要全面贯彻执行国务院有关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措施和政策。救房市不应是维持高房价,也不应是救房地产企业,而是让老百姓买得起房。未来还应该把改善民生与调整房地产供应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加大保障性住房的供给;把促进房地产繁荣与改革中央与地方财税体制和改革房地产开发模式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房地产政策,让消费者获得更多的实惠,才是重新激活房地产市场的根本,这不仅是刺激经济之必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改善民生之必须。房地产业也应尽快顺应历史潮流,降低利润预期,薄利多销,才能度过难关。
(作者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相关专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