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景网2月12日讯 中国铝业公司最近成为媒体追逐的热点。对澳洲力拓集团195亿美元的巨额投资,让人乍舌。不过人们更关注的是,在此前投资已出现巨额浮亏的前提下,这桩买卖还是不是真像当事人说的那么划算。
这195亿美元是这样分配的:123亿美元用于投资力拓集团部分铜、铁、铝资产,72亿美元用于认购力拓集团的可转换债券。债转股后,中铝持有力拓股份将由目前的9.3%上升到18%,其中力拓英国公司持股比例升到19%,力拓澳大利亚公司持股14.9%。
有评论员认为,这是笔不错的抄底买卖。因为中铝这次收购到了力拓在铁、铜、铝矿方面的核心资产,并且力拓目前的资产被严重低估,抄底正是时候。
来自力拓普通股东强烈的反对声音,似乎也在另一方面证明中铝确实占了便宜。力拓澳洲公司的一名持股人表示:“这是一笔糟糕的买卖,我们更倾向于力拓通过增股扩发,不管配发给谁,而不是将核心资产变卖。”
真是这样吗?
不难理解,此次力拓急于伸出“橄榄枝”,是想让中铝将其从债务泥潭中拉出来。收购加拿大铝业公司产生的巨大债务黑洞,08年下半年开始有色金属的暴跌,都让力拓对195亿美元无法说“不”。
有了这笔资金,力拓将减轻重负。力拓首席财务官艾略特称,“出售资产是力拓为在2009年实现削减100亿美元负债目标”。在收购了加拿大铝业后,力拓身上担负了370亿美元的巨债。
力拓集团(Rio Tinto)今天公布的年报显示,公司08年净利润减半至36.76亿美元,主要受84亿美元资产损失相关费用的拖累,并称净债务减少65亿美元至387亿美元。
但对于中铝来说则面临着重重的不确定性。且不说195亿美元现金增加的财务压力,跨国收购资产的复杂管理问题,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依然恶化、大宗商品价格仍未见底的大背景下,如果矿产品价格下跌,难保力拓的业绩不会继续大幅滑坡,市值损失也是必然的。
事实上,投资者有这样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中铝对力拓的首次大手笔投资即遭“滑铁卢”。08年1月31日,中铝联合美铝以每股约60英镑的价格,获得力拓集团9%的股份,耗资140.5亿美元(其中,中铝出资128.5亿美元)。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形势急转而下,仅仅过了10个月,力拓股价已暴跌75%,加上英镑的汇率大幅贬值带来的汇兑损失,中铝差不多损失了750亿人民币,成为近年来“出海投资”代价最惨重的一次。即便是受中铝再投资的消息刺激,力拓股价已由15英镑以下回升到19.54英镑,但仍较当初的收购价萎缩了67%。
更不要说平安对富通的投资萎缩只剩下零头,以及中投、中信泰富等一批企业的巨大损失,去年以来一批伤痕累累的案例,也为当前手握巨资、急于出海“抄底”的公司敲了警钟,风险防范不可忽视。
当然,也有分析师认为,中铝此次投资力拓的战略意义更重。通过此次战略合作,中铝公司将获得力拓一批核心资产,并有权提名2位新非执行董事进入力拓董事会,不仅可以增强其在国际金属资源市场上的话语权,还有利于改善中国金属资源战略储备不足的现状。
由于国内矿产资源不足而高度依赖进口,中国矿业加工企业时常受制于外国矿业巨头,尤其是在2006至07年国际商品价格大幅上扬时期。行业研究员表示,目前国际商品价格处于较低价位,正是中国改善资源储备的好时机。
但在经济前景依然黯淡,全球有色金属需求快速下滑的时候,谁又敢肯定现在抓的不是把下落的尖刀?
也许正如当事人所认为,195亿美元投资是战略投资,意义要远胜于利润获得。但在获得回报之前,中铝的资金重担必定是百上加斤。
截至2008年6月底,中铝资产总额达到3777亿元。要195亿美元的投资到位,除了部分自筹外,绝大部分都将来自银行融资。据国外一家咨询机构Breakingviews的研究,仅08年145亿美元的投资,中铝要承担的利息就超过2.6亿美元。如今,190亿美元的漫长投资所带来的还款压力和财务成本,更是对中铝集团现金流的考验。
据中铝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公司2008年实现营业收入1260亿元,与上年相比下滑了4.3%。中铝旗下在上海和香港上市的公司中国铝业(601600.SH,02600.HK)于1月23日发布公告称,预计2008年净利润将比上年同比减少50%以上。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在此次投资收购中,72亿美元的可转债能让中铝喘口气,行情不好,收收利息;行情好,就转成股票持有分享红利——这和巴菲特抄底高盛倒有些相像。
希望最后,中铝也像巴菲特一样,做成的是桩划算买卖,而不是掉进另一个“富通陷阱”里。(全景网/韦海莉、王丹瑾)
相关专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