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月CPI同比上涨1% PPI降幅扩大至3.3%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1日 15:54  每日新报

  据新华社电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数据,1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统计显示,1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4.2%,非食品价格下降0.6%;消费品价格上涨1.5%,服务项目价格下降0.8%。

  在1月份食品价格中,猪肉价格同比下降13.3%,油脂价格下降13.9%;粮食价格上涨3.9%,鲜菜价格上涨19.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分析,由于粮食连续丰收、农产品供给充足,当前CPI在低位保持稳定,对改善民生有好处。但要注意通过粮食最低收购价、生猪价格调控预案等办法,保护农民收益。

  统计显示,1月份我国耐用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0.6%,租房价格上涨1.3%;服装价格下降3.1%,交通工具价格下降1.3%,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8.8%。

  我国CPI在食品价格推动下,去年2月份达到同比上涨8.7%的峰值,在不到一年时间里涨幅回落到1%。

  从更能反映价格变动情况的环比数据看,1月份我国CPI比去年12月份上涨0.9%。

  另据新华社电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数据,1月份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3.3%,降幅比上月扩大2.2个百分点。

  我国PPI同比涨幅从去年8月份达到10.1%的峰值后迅速回落,直至去年12月份出现1.1%的负增长,今年1月份降幅进一步扩大。

  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全面认识这一问题。国际大宗产品价格明显下降,导致我国主要类别产品价格全面走低。我国PPI在去年前8个月涨幅扩大形成了较高基数,对今年PPI造成负的滞后影响。

  从分类上看,工业品价格有涨有落。1月份我国原油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9.9%,钢铁业出厂价格下降7.2%,有色金属业出厂价格下降24.6%,而煤炭业出厂价格上涨22.7%。

  统计显示,1月份我国企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下降5.3%。

  中国国际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张其佐指出,国际金融危机仍在加深,外需急剧缩减使得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更显突出,PPI连续下降使得工业企业面临的困难增多,“保增长”任务艰巨。

    相关专题:

    2009年1月经济运行数据公布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