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春运火车票涨价并不高明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8日 07:31  新京报

  春节后,茅于轼先生再次主张春运火车票涨价。按照茅先生的说法,“如果按照经济规律涨一点票价,把票价定在市场均衡上”,“黄牛党活跃”和“服务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基本上都不会发生。(2月5日《每日经济新闻》)这个主张能起作用吗?可以从最简单的供求关系分析一下。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春运期间的供求关系与平时是完全不同的。春运期间的供给不是随着价格上升而增加的,而是固定的。换句话说,即使免费坐火车,铁路部门春运期间大概也只能发送2亿多人次,不涨价也只能发送2亿人次,把价格“涨一点”也是2亿多人次,涨到“均衡水平”由于需求刚性还是2亿多人次。除非价格超过了这个均衡水平,部分人觉得回家的成本实在太高了,这样铁路发送的旅客量才会下降,能够支付得起高价的旅客才会减少排队,服务质量才会提高。

  可见,票价达到“均衡水平”后,旅客数量和不涨价时相比也少不了多少,即同样也是铁路运力最大的程度。因此,所谓减少排队实际上是做不到的,火车上还是人山人海,提高服务质量也是空谈。春运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了服务质量在春运期间是无从保证的,买票照样要排队,火车照样挤,这些代价即使在涨价之后旅客还是必须要付出的。

  如果不涨价,寻租当然是很难避免的,旅客少付票价的同时必须多付一定的金钱,并转移到黄牛或铁路部门部分人手中。至于寻租严重与否,则取决于政府的打击力度。如果涨到“均衡水平”,则意味着大量的财富从旅客手中转移到铁路部门。中国春运的旅客发送量每年高达2亿人次,如果每位旅客涨100元,铁路部门就要从旅客手中多拿去200亿元(注意:每年铁路的客运收入约800亿元左右)。为了打击黄牛和寻租,非要将价格涨到“均衡”水平,让广大旅客付出巨大的代价,从茅先生主张的“社会成本”角度看,这是否才是真正的得不偿失呢?

  对于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开出一个简单的经济学药方显然是过于天真,而且即使仅从简单的经济学原理分析,春运火车票涨价也是无法解决买票难和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的。显然,对于火车票涨价茅先生过于一厢情愿了。

  □潘成夫(广东 经济学博士)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