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8500亿医改资金何去何从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23日 13:24  东方早报

  李青

  国务院近日通过医改方案,决定3年内各级政府投入8500亿元,重点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五项改革。那么,8500亿应该投向哪里?作为医改对象的公立医院又何去何从?

  医改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看病难、看病贵”的病根在哪儿?有人说医院唯利是图,市场化导致医院见利忘义,应该对医院加大控制、狠下猛药,所以近几年政府针对性地出台了许多举措,但其实收效并不大。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公费医疗取消后代之以医疗保险(职工医保)覆盖的都是哪些群体?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还有一些垄断行业人员,这些人本来就衣食无忧,看病还能由医保承担,而下岗职工、城市无业人员则因没有单位或单位承担不了医保费用而被医疗保险拒之门外,农民就更不敢妄想了。越穷越要自己花钱看病,人们当然要抱怨看病贵了。可见,看病贵的症结一方面是医疗收费高,更重要的是普通百姓的医疗消费购买力低,如果社会弱势群体也能享受社会医疗保险,问题就会大大地缓解。

  所以,对于那些无力参保的弱势群体,就由政府来买单,政府应该投入大量资金帮他们购买医疗保险,使他们有病能医。其实,他们要求的不是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而是基本的医疗需求。可喜的是,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城保)、新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已经开始实施,覆盖面也在扩大,这是一大进步,但还远远不够,即使加入了城保和新农合,患者的自付率也太高,职工医保的个人负担比例约20%,而城保和新农合高达60%,所以,弱势群体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

  由此可见,要想解决看病贵问题,8500亿医改资金应主要投向公众等医疗消费的购买者。对收入低于一定水平的人,保金完全由政府来支付,而且医保模式要一视同仁;对高于一定水平的富人,政府不负担;对中等收入者,政府按比例投入。还有,医疗保险的个人负担比例在现有基础上还要降低。另外,在改善环境、健康教育、健身设施上加大投资,通过预防以减少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看病贵就将大大缓解。

  如果还按现行加大医院投入,严格控制收费的高度计划经济的“办食堂”模式走下去,只会加重医院机构臃肿,发展不计成本,费用难以控制,技术提高慢,服务上不去,医患双方都不满意。所以,国家应该负担社区医疗中心、乡镇卫生院等一级医院的费用,让他们“管饱”穷人,而把二、三级医院推向市场,建立医疗服务的竞争体系。医保全覆盖了,医疗消费的购买力就会大大增强,在强大的医疗消费市场中,大医院不要政府的补贴也能找到市场。在有序的市场环境下,通过市场的竞争,医院只能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不断的创新等手段来生存和发展,患者也会从中受益。

  医疗服务的市场化并不意味着弱化政府的职责。即使采取市场化方式,政府仍然应以各种方式监管、调节、规划市场,严格医疗机构、技术准入和人员执业资格审核,监督医疗机构依法规范经营,另外,还得拿出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疾病控制、突发事件的处理中。只要人们能从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中受益,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就得以实现,公益性与市场化并不冲突,政府直接管理医院往往并不是最佳的公益性体现。

  医改的目标之一是基本医疗卫生可及性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通俗地说,就是富人有钱能“吃”好,穷人没钱也能“吃”饱。医改的目标其实就这么简单。

  (作者系石家庄市中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

    相关专题:

    两会特刊:新医改8500亿资金拆解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