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米老鼠的反危机经济学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20日 23:50  《中国商界》杂志

  资料

  米老鼠的反危机经济学

  文/ 董晓薇

  自从1825年发生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到现在已经有超过10次的经济危机在西方世界发生,平均每十几年发生一次。在市场经济中,市场规律这只“无形的大手”在推动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然而,在这只大手后面,却有一股巨大的力量潜伏,那就是“欲望”。经济学对人做了理性的假设,忽略了人本性的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当“欲望”的力量不可遏制的时候,“无形的大手”也将市场推向疯狂。

  危机和萧条是不可避免的。每一次危机来临,人们都要经受破产和失业的打击。但这只是暂时的,危机最终是要克服的,因此,处于危机中的人们学会如何渡过困难时期便变得十分重要。从以往的经验中,人们也渐渐地学会了这一点。

  经济危机并非意味着所有企业的破产和衰败,一些企业是恰恰是在别人处于困境期间成长起来的。沃尔特?迪士尼动画公司就是其中一个。迪士尼的标志性卡通人物——米老鼠诞生于1928年,成长于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期间,至今已是80多岁高龄。

  在历史课本中我们学习到,在美国罗斯福总统的新政缓和了经济危机的冲击。但是我们却不知道另外一个我们熟知的“人物”——米老鼠在这场危机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时的电影正处于有声电影刚刚兴起的时代,米老鼠系列卡通电影借助了这一新形式,通过诙谐幽默的故事情节将沮丧的人们聚拢到了电影院,陪伴他们渡过了一个又一个愉快的夜晚。与此同时,他塑造的那种英勇无畏的战士形象也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相信自己也会同米老鼠一样克服重重困难,取得胜利,迎来美好的明天。米老鼠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明星。

  在美国,从一开始电影就定位于大众消费,价格低廉,看一部电影的价格相当于法律规定的每小时最低工资的标准。因此电影票价受经济危机影响的“弹性变化”很小。从价格上,看电影就像是日常吃饭一样,从精神寄托的角度来讲,却似乎比吃饭更重要,因此,在危机期间,电影业不仅没有萧条,反倒更加繁荣起来,一边打造着不菲的票房业绩,一边趁机捧红了不少电影明星。除了米老鼠以外,在30年代危机期间成名又走红的另一个电影明星是大家熟知的可爱童星——“秀兰?邓波儿”,她以她那天真无邪的可爱形象吸引了人们,让他们对未来重拾希望。

  票房收入只是电影业收入的一部分,塑造了“米老鼠”和“秀兰?邓波儿”等的知名品牌和形象才是他们更重要的贡献。米老鼠和秀兰?邓波儿走红之后,他们的形象都被做成了各种各样的商业标志出现在各种商品上:笔记本、铅笔盒、勺子、衣服、饰品等。米老鼠品牌的产品到现在依然享有盛誉,包括全世界孩子们都很喜欢的梦幻游乐场——迪士尼乐园也是以米老鼠的头像为背景而设计的。

  米老鼠产业的繁荣为美国经济复苏做出了贡献,米老鼠标志的流行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印有米奇标志产品的畅销为许多工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和机会,解决了他们的生存问题,减轻了经济危机的影响。因此1936年的华尔街日报将米老鼠称为拯救危机的经济学家,甚至认为他的影响超过了罗斯福总统,称米老鼠为拯救危机的“经济学家”。

  在当前的经济危机中,证券市场和金融产品交易中心冷清了,但电影院、餐饮中心、游乐场等休闲娱乐中心却依然红火,甚至更加繁荣。票房收入连创新高,迪士尼游乐园则吸引来了更多的游客。从紧张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家人一起,享受天伦之乐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经济危机反倒成为了一件“好事情”。

  人并非纯粹理性的,应该学会控制自己贪婪的本性和无止境的物质欲望,危机中的反思能使我们获得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放松自己,和家人一起看看米老鼠,玩玩迪士尼游乐场,让米老鼠的反危机经济学带着我们走出经济危机吧。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