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中军:只有快乐生活的人才能给别人带来快乐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20日 23:50  《中国商界》杂志

  只有快乐生活的人

  才能给别人带来快乐

  ——《非诚勿扰》投资人、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中军访谈

  影视娱乐业是一个“制造”快乐并能给人带来快乐的行业,作为影视娱乐业大亨的王中军是否是一个懂得快乐生活并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人呢?他对危机下的中国影视娱乐业有何独到见解?

  文/本刊记者 赵发中 孙一枚 胡英楠

  由《非诚勿扰》热卖引申而来的专访

  进入2009年,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出口连续2个月下滑,沿海一些发达地区大批中小企业倒闭。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影视娱乐业逆势上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段广告招标年度拍卖中收入93亿元人民币(合14亿美元),较2008年增长了近16%,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2009年贺岁大片《非诚勿扰》票房收入突破3.1亿元,为这个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些许亮色与温暖。

  电影《非诚勿扰》讲述了主人公秦奋(葛优饰)的天才发明被风险投资人(范伟饰)出天价买断。一夜暴富的这位“剩男”揣着家底开始了“征婚”旅程。漫漫“征途”上,各怀心事者纷至沓来,一段“人间喜剧”演出2008世间百态。几经周折后,秦奋终遇倾心佳人梁笑笑(舒淇饰)。无奈,美人心有所属。秦奋究竟如何逆流而上?几番悲欣交集后,有志者事竟成!秦奋终于带着他的真爱开始一段全新征程。

  影片以其搞笑的情节、幽默的台词、温馨的环境赢得了观众。许多观众认为,冯氏贺岁片的火爆,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尊重市井语言,在大众文化兴起的时代背景下,这种策略无疑是聪明的,有效的。这种策略之下,冯氏贺岁片中对台词的锤炼是非常用心的,层出不穷的经典台词,有许多成为时下的流行语。

  作为冯小刚的幕后老板,《非诚勿扰》的投资人王中军对近些年来中国影视娱乐业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其属下的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不仅完成了董事会定下的2008年经营指标,而且还超出了5%,显示了一种逆市而上的气势。

  影视娱乐业是一个“制造”快乐并能给人带来快乐的行业,作为影视娱乐业大亨的王中军是否是一个懂得快乐生活并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人呢?他对危机下的中国影视娱乐业有何独到见解?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在一个冬日的下午专访了王中军先生。希望他的快乐理念能给危机下的企业家和读者们带来某些启迪。

  快乐就体现在一个人的家、爱好、兄弟、朋友、天伦之乐上

  中国商界:我们的访谈就从日本管理学大师大前研一写过的一本书《OFF学——玩得好才能做得好》说起,我觉得您是大前研一所说的“玩得好又做得好”的典范,您认为呢?

  王中军:我觉得这与做公司没有直接关系,所谓玩得好可能是性格、专业使然,我们这个影视娱乐业给人感觉有玩的色彩,特别是前些年影视行业玩票的多。如果我是做钢铁行业的,也玩得多,生活相对也比较悠闲,可能也没有那么多议论。

  中国商界:只有快乐生活的人才能给人带来快乐,谈到快乐,您对家有特别的概念,您在昌平有一个美丽的家园,您对家的设计能体现出您的快乐理念吗?

  王中军:我觉得对于家来说,不是说有一个很大的房子就会快乐。上世纪80年代,我结婚后自己住的时候,几十平米的家,我也下了很多功夫,比如家具的设计摆放,墙上怎么挂东西啊,我挂了很多自己拍摄的照片,当时的快乐感和现在也没有太大的差别。实际上还是你喜欢不喜欢这个设计,这和我的专业有关系,我是学美术的,我和设计师沟通的时候,我说得比较多,甚至我不需要设计师。现在年轻人结婚,都会在自己的房子里面找到很大的乐趣。当然现在的家和上世纪70年代已经很不一样了。我经常读剧本,编剧写上给“女儿”弄了一个很敞亮的家,有一单人床、三屉桌、五斗橱,这种描述我就会非常有感觉。其实那个也是设计,设计是没有标准的,拿我现在的生活标准和我的员工做比较,这种乐趣就不在一个地方。

  中国商界:您的庭院当中有一棵从南方移植过来的紫薇树,您说过这给您带来勃勃生机的感觉,能说一说当时移植这颗树的想法吗?

  王中军:我觉得这是个巧合。我自己在北京的远郊别墅区有一个院子,中国早期的别墅区不管绿化,卖的时候说有绿化,结果什么都没有,中国前些年的房地产服务没有到位,卖的时候说的东西基本上能实现50%就不错了。我是十多年前买的别墅,进去之后就要自己改造。我觉得可能和自己的印象有关系,和自己的审美观点有关系,比如你画一个房子,总会觉得有树影的房子比较神秘,会有层次感,按照美术的想法会觉得我要种点有树影的树。这么大的房子,太小的树是不可能的。北京那个时期大部分都种小树,我自己有稍微超前点的想法,我觉得等小树几十年长大了我都老了,也享受不着。我当时觉得还是缘分,认识一个搞绿化的朋友,我说我要去买玉兰树,他带我到苗圃一看,太细,不是我想要的东西,我就随便一比划,他就说这就是几十年的大树,这棵紫薇就是我的朋友在湖北和河南交界处鸡公山找的百年的大紫薇,在北京很难见到,弄了三棵。包括北京因为拆迁,我们家有两颗大的银杏,就是因为机场快速路的修建而进行拆迁,我从建路拆迁的地方找到的。

  中国商界:我听说您还非常喜欢读书,对书房也有自己的要求,能谈谈您喜欢的书吗?

  王中军:我不算是个特别爱读书的人,和那些爱读书的书迷或者书友会的人还差得远。我周边的朋友经常给我推荐好书,和他们相比,我还不算是个爱读书的人。我是比较喜欢随意阅读,比如杂志报纸或者和我相关的艺术类的,建筑类的,这完全是爱好。

  中国商界:您经常喜欢去酒吧坐坐,能感觉出什么乐趣呢?

  王中军:酒吧就是休闲,如果时间允许,我就去,特别是夏天,冬天味道差得很远。我比较爱去的,如三里屯、嘉里中心、中国大饭店等等,我晚上经常会坐在60多层的酒吧,不刻意的,约上几个朋友坐坐。我不喜欢总是坐在办公室,我谈工作或者见新人,比较喜欢约在酒吧,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吧。

  中国商界:您是学美术出身的,能谈谈您喜欢的艺术家或者常去的一些艺术工作室吗?

  王中军:我去的艺术家工作室,涉及的范围比较窄了,基本上是中国的油画和雕塑。我常去的工作室太多了,上周我就去了一个油画家的工作室,是中央美院的。有时候去艺术家工作室完全不是安排,可能工作到3点了,后面秘书没安排什么事情,我就拿起电话来约一些艺术家,这个完全是喜欢,喜欢看他们工作中的状态。

  中国商界:您也非常喜欢收藏,如何看您这几年的收藏经历?

  王中军:中国的收藏都是个人爱好,2003年往后有些人有投资行为,2003以前大多数大陆的收藏爱好者,还称不上收藏家。不像香港台湾那些藏家,确实有投资行为,因为他们经济上到那个程度了,对市场也比较了解。我们那时候的收藏者其实就是爱好者,对国际市场没有什么判断。我的经历没有什么特殊的,到哪个工作室一看,忍不住就想买。我买东西恨不得买了立刻可以在家欣赏,这和工作没有直接关系,就是喜欢。比如我做音乐,我做了这么多年音乐,很少进棚。我对音乐是乐盲,我过去十年去卡拉OK,唱了不到5首歌。我做音乐公司这么多年来,只有一次进过张靓颖录歌的录音棚,我们公司这么多歌手,羽泉、杨坤,我一次录音棚没去过。张靓颖这个还是个特殊的原因,要不我也不会专门去趟录音室。因为我去上海出差,我和她演唱歌曲的作曲谭盾是好朋友,我就去看,觉得挺有意思的,但是我没有去第二次。如果还要去的话应该也都是工作,需要我去我才去。

  中国商界:您在顺义有一个马场,您喜欢马是因为在与马的交流中能感受到快乐吗?

  王中军:我对马的爱好,没有理论基础,我当时喜欢和绘画有关系。小时候全班大多数是一个院的小孩,都是总政大院的,一个班是有风气的,我们班男生都喜欢画画,画的都是小人书,杨家将、三国演义等等。不管画谁都离不开马,我最先体会的动物就是马,喜欢画的就是关羽、张飞,很少画刘备,因为他很少在马上。但是延伸到自己养的几十匹马,我觉得生活很多时候就是巧合或者是缘分。我有一个朋友开了一个很小的马场,偶然请我们一群朋友去做客,点上壁炉。这个朋友经济实力没有我好,可能马匹数量、设计方面没有那么多讲究,但是我觉得在乡下有这么个地方挺好的,有一个小会所,挺好玩的,于是自己也建了一个。聊天中就谈起我要是喜欢就可以投资,这完全是个巧合,没有计划。

  中国商界:您也喜欢到全世界各地去旅游,喜欢各地的漂亮房子,这其中有什么乐趣?

  王中军:我觉得谁的爱好都是和生活有关系的。去各地旅游呢,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好了,喜欢去国外走走,这几年爱尔兰的旅游局邀请我去度假,去年新西兰国家旅游局邀请我们去旅游,属于比较深入的去旅行。比如我去爱尔兰,住的都是古堡,和一些世爵公爵聊天。房子我觉得没有人不喜欢,这都是根据个人的喜好,有的人喜欢古典的,有的人喜欢现代的、简约的。

  中国商界:您如何看待东西方古典文化的关联与区别?

  王中军:我确实没有刻意研究过,西方相对来讲,从建筑和艺术两个方面传承得比中国好一点,中国近几百年的战乱和社会动荡,在建筑和艺术传承方面确实比西方弱一些。但我没有研究,只是自己的理解,中国文化再变,它对文化建筑的保护和传承已经开始进到人们的心里。从建筑的技术上,是完全不同的模式,中国是木头,西方是石头,中西方的绘画也不一样,我比较偏爱西方的绘画。

  中国商界:华谊的成功离不开您与王中磊先生的精诚合作,能谈谈你们之间的兄弟情谊吗?

  王中军:我和中磊之间不存在合作什么的,亲兄弟嘛,我觉得我们没有什么不好商量的事。十多年前公司起步的时候,我们都没想到会把华谊兄弟做成这样,每个人都没有这么高的期待值,没想到会得到这么多的回报。每个人都很满足,从物质上,从名和利上我们都是知足的人,我们的文化背景很像,我觉得中磊会觉得有个哥哥把他领进门,出来一起创业,走到今天都很满足。反过来,我也是运气,我觉得中磊来到我公司,确实帮我解决了很多问题,很能干,跟我比,他比我细腻。正是有两个人的互补,才有今天的华谊兄弟。

  中国商界:您一般周末都在郊区,很少进城,是在享受天伦之乐?

  王中军:天伦之乐是文人用的词,我们都是平平淡淡。我周末不愿意出来,觉得忙碌了一周,周末两天特别喜欢在家里享受我的那个环境。冬天点着壁炉,或者邀请朋友到家里吃饭,或者陪着老爷子聊天,很闲适,我觉得还是喜欢自己家里的环境。

  中国商界:您喜欢交朋友,其中也交到了一些像冯小刚这样的挚友,您如何看待朋友?

  王中军:朋友是一个人生活当中最重要的社会群体关系,甚至超过家庭。因为谁都有家庭,但不是谁都有一辈子的朋友,拥有一辈子的朋友是值得一个人特别满足的事。朋友当中的乐趣太多了,我与冯小刚还有一些企业界的朋友既是合作伙伴又是很好的哥们。在我们公司年轻的,像黄晓明、陆毅、邓超、李冰冰等对我都非常好,不像是一个兵,见到我叫中军哥,高兴的事情都和我一起分享。朋友之间的感情也是需要经营的,除了家庭,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朋友。

  中国影视娱乐业大发展的时代不是将要来临,而是已经来临

  中国商界:?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行业的发展都遭遇困境。您如何评价2008年中国影视娱乐业的表现?

  王中军:中国的娱乐业市场化没有多少年,而娱乐业中能称其为产业的也不多。现在的电影电视相对更市场化了一些。类似于演出、动漫这样的产品都没有很大规模的公司,而电影电视相对来讲有了一些有一定规模的公司。就我们公司来说,2008年已经过去了,总体来看我们还是完成且略超年初董事会的经营目标,大概比计划超额了5%,盈利还不错。金融危机同样对我们有影响,但相对其他行业影响比较小。打个比方,像我们原来预计成长50%,可能到现在成长了15%,但还是在成长,而2009年我们也会继续成长。这样来看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就比较小。但是如果没有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没有其他行业的增长放缓,也许我们增长的更快。对我们压力比较大的我觉得是电视剧吧,因为电视台就是靠广告支撑的,所有的公司都在收缩广告部分的开支,他的购买力会下降。像明星的广告,出手大方的企业在最赚钱的时候在广告费上没有那么计较,但是现在企业都处在相对困难的时候,花五百万、一千万请明星做代言就相对谨慎,所以在这方面都会受到影响。这需要我们每个团队自己去消化。

  中国商界:一般认为,影视娱乐业是少数几个反周期产业之一,美国的好莱坞就崛起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萧条时期,与美国相比我们现在的娱乐业还比较稚嫩。您认为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中国的影视娱乐业有崛起的机会吗?

  王中军:我觉得我们不是通过这次金融危机在崛起,而是这几年中国娱乐业在高速发展,这次金融危机如果不阻碍发展就很好。如果说还想利用这次机会想要娱乐业大跃进似的发展,我没有期待,也觉得不太可能。不是说因为别的行业不好娱乐业就特别好,只是相对来说比较好,但是从大前提来看,中国娱乐业特别是影视业的增长空间是特别大的,主要是单片的数额确实比前几年大得多。像今年的《非诚勿扰》大概是三个多亿,我大概1998年进入这个行业,当时的票房也就三千多万,到现在是十倍的增长,那个时候大概是一百多部电影,现在是四百多部电影。从数量和单片上都在增长,电视剧的发展也是同样的。

  中国商界:影视娱乐业真正对民营开放始于2004年,到现在应该有四五年的发展历程,您如何看待这段发展历程?

  王中军:刚刚开放的时候起码从合法化、政策上对民营公司有一个公平的待遇,但是从其它资源上啊,渠道啊,融资啊,或者政府能不能真正一视同仁,我觉得还得有几年的过渡。但后来两年越来越好,我非常深刻地体会到北京市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重视是一天大于一天,但是我觉得我们的行业也非常争气,还是有很多好的作品出自于民营公司,像我们公司去年出品的《集结号》与《士兵突击》,北京市政府都给了单片奖励,北京市政府一共奖励了三部作品,两部是华谊的,另一部是国营的《金婚》,这说明政府已经一视同仁了。我自己感觉从市场、政策、认知度方面来说,各方对民营企业的期待也越来越高。

  中国商界:从2004年以来的发展经验看,管理机构以及娱乐企业自身,未来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王中军:我很知足,我认为改进是他们的事情,人家怎么改进我就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需要改进的地方太多了,最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是打击盗版,但整个社会环境如此我只能期待,希望随着消费者素质的提高及企业家的自律会对这个环境有所改善提供帮助。

  中国商界:最近我对北京各大影院观影人潮印象深刻,非常多,您怎么看岁末年初的这股观影热潮?中国电影大发展的时代是不是即将来临?

  王中军:这个时代就是大发展的时代,每年都要增长百分之三十几,基数越来越大,而且在每年越来越大的基数上维持这么高的增长是很不容易的。而票房呢,我觉得也是中国电影人这么多年为年底创造的这么一个氛围,人人都觉得到这个时候应该有几个电影要看一看,那由于我们的人口数量和影院数量是不成比例的,所以就造成了排队买票的状况。现在电影局发布的是四千零九十七块屏幕,美国将近四万块屏幕,还有七八倍之差,我们的人数是美国的好几倍,就是屏幕少人口多。中国电影的发展空间大是因为我们电影院会持续的盖,会有持续的收益。未来在合适的时候,我们也会进入终端,也就是建设院线。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