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财经 > 评论 > 2008年12月经济运行数据公布 > 正文
作者:巴曙松
据14日《新京报》报道,2008年12月份中国的进出口额再次出现负增长:进出口总值1833.3亿美元,同比下降11.1%,其中出口1111.6亿美元,下降2.8%,进口额下降21.3%,为721.8亿美元。导致这种格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下滑、以及由于出口需求减少导致的加工贸易等的进口减少等,但是,同样值得关注的是,这个格局很可能也表明内需下降的幅度大于外需,需要及早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在当前的政策重点中,十分强调稳定外需与扩大内需结合,重点在于扩大内需。那么从最新的进出口经济数据来看,这一政策的力度和有效性如何呢?下一步政策又将何去何从?
一方面,进、出口的负增长表明中国正面临内需、外需同时收缩的趋势。面对这一形势,合理地对内、外需的重要性进行评估是认识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分析相应政策实施的有效性的关键,从目前来看:第一,中国内需显现替代外需的特征。虽然按照进出口总值与GDP之比来计算的中国外贸依存度依然很高,但是这一指标已经由于衡量指标的存、流量的差别引起了学者的质疑,而剔除了进口和中间产品后的出口值与GDP之比来测算的新指标已明显将中国排除在出口导向型经济体之外。
第二,扩大内需可能改善国际经济环境,从而改善外需。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固定资本形成占世界比重已比美国高10%多,绝对量已经超过美国,这时中国的内需,作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外需也会通过影响他国的消费、投资,从而对他们的内需产生冲击,进而反映在对中国的外需冲击上。第三,将政策重点放在扩大内需上的另一原因则是考虑到中国的价格弹性低至-0.46,出口退税政策对本国来说只有一半的效率。
另一方面,贸易顺差的上升,内需比外需下降的幅度更大,这更为中国的经济政策进一步的方向调整和制定提供了依据。当前,虽然宏观政策上已经开始大力扩大内需,但进口仍旧出现了17.9%的负增长,甚至比出口下降的幅度还大,因此不难预测,2009年务必要在扩大内需方面加大政策力度,寻求新的扩大内需的有效的政策举措。
在具体的政策操作中,从推动结构转型的角度看,中期的政策目标可能是希望降低对于投资的过分依赖,提高消费的贡献,但是目前所应用的应急性的措施又必须依赖投资,这可能在特定的阶段的政策操作中出现矛盾。投资驱动型的措施毕竟只是权宜之计,内需下降的事实则应推动扩内需、促消费的实质性政策出台。
□巴曙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博士生导师)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