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许昆林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国成品油价格改革一直朝着市场化目标逐步推进。这次改革取得三大突破:“一是改革后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将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等相关因素进行调整,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生产成本、市场供求情况以及资源稀缺程度;二是根据国内实际情况,为减缓油价短期内大幅度波动给市场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畸高或畸低时,对成品油价格进行适当调控,以保持成品油价格相对稳定;三是将汽、柴油零售基准价格允许上下浮动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格,不再设定价格下限,鼓励经营者之间开展价格竞争,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状况。”
他说,这次改革还明确了对民营批发企业的汽、柴油价格政策,规定了供民营批发企业汽、柴油供应价与零售价之间的最低价差,以保证民营批发企业的正常经营,为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汽柴油零售基准价格下限取消不到一个月,灵活的价格竞争已经在我国的成品油市场出现。
从去年年底开始,我国两大炼油商中石油和中石化部分地区加油站出现自行降价的风潮,且降价地区和降价幅度不断扩大,降价幅度较大的上海地区与基本没有降价的北京地区93号汽油价差一度达到每升0.7元。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说,当前,中石油、中石化部分地区加油站自行下调价格促销,主要是为了应对经济下滑所导致的消费需求急剧下降。但与之前成品油零售商在国家公布的基准价基础上上下浮动8%相比,新机制仅设定“最高零售价”无疑为成品油零售市场打开了自由调价的空间,未来各地加油站调价很有可能成为常态。
中石化集团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下属部分地区加油站自行下调价格完全属于企业根据市场、供需和库存情况作出的自主选择。新的价格机制保证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也为企业根据市场进行价格调整提供了可能。
据权威人士透露,新的定价机制确定了成品油生产者的合理利润,调动了成品油生产者的积极性,有利于保障供应,维护石油安全。不久前,某石油出口国官员主动向到访的我国领导人提出,希望在中国投资兴办炼油厂实施。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去年国际油价暴涨至100多美元一桶后,我国为了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段时间没有批准炼油企业上调油价的要求。一些民营炼油企业因为亏损纷纷停产。东南沿海某省的中外合资炼油厂外方投资者因亏损累累一度要求停产撤资。
当时,保障市场供应成了国有石油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由于产能有限,即使这两大企业满负荷生产,部分地区还是出现“油荒”。
据有关部门调查,在油荒期间,一些货车司机为了加油要排长队,正常情况下一天不到就可以跑完的路程,需要3倍的时间。油荒一度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
按照新的机制,我国炼油企业的利润被严格限制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水平,只有百分之几。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我国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出台了酝酿已久的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方案,凸现了政府进一步深化和推动改革的决心。
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对保障石油供应和安全方面有众多好处。从长远看,一旦国际油价走高,也将对我国石油消费方式发挥调节作用。
周大地说,“在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的时候,国内成品油价格会随之下调;但如果国际经济复苏,国际原油价格回升,国际成品油价格也会作出向上的调整,对此消费者应该有更加充分的认识和思想准备”。
“届时,成品油价格定价机制将与燃油税费改革一起对我国石油消费方式发挥积极作用,有利于推动节能减排。”他说。
林伯强告诉记者,与此前我国成品油价格调整相对滞后相比,实施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说明我国政府更加有决心推动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在国际油价不出现过于剧烈变化的前提下,国内成品油市场和国际市场分割、价格脱离的情况将大为减少。
他说,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仍然属于政府调控的范畴,但它确保国内成品油价格更加频繁地调整,以便与国际市场价格进一步接轨,这将为我国建立更加市场化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做好准备。
2006年,我国出台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综合配套改革方案和向原油开采企业销售国产原油征收特别收益金的政策。由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2004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暂停执行上述价格形成机制,长时期未根据国际油价变动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