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维波
几乎是一夜之间,所有炙手可热的商品都变成亟待推销的东西,大到铁矿石、煤炭等大宗商品,小到化工产品,社会巨大需求转眼消失得无影无踪。让人们不明白的是,昨天还需求旺盛,为何今天就完全消失了呢?
供求关系变得越来越难以琢磨,更难把握。
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供求之间无论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离得很近,人们从供方或从求方都能一眼看清对方。因此,对供给、对需求都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根据消费组织生产,供需达到匹配,这时的经济活动能够保持基本稳定,不会有大的波动和起伏。
然而,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以后,情况变得非常不同了。供求之间相距越来越远,在空间上从当地扩展到全国又扩展到了全球,在时间上,从同时延长至全季又延长至全年。无论从供方看需方还是从需方看供方,都越来越模糊,甚至会看到诸多假象。
这是因为经济活动日益复杂,生产与消费之间环节越来越多,不再是直线条的,而是曲线了,甚至人人都可能是其中的一个环节,相互间通常只关注上一环节和下一环节的变动,而对其他环节则不甚关心或者无力关心。众多环节都不再是为了消费而忙碌,只要预期价格还在上涨,需求就会被进一步放大。所以,生产与最终的消费几乎失去了联系,生产不再是为了最终的消费,而只是为了满足下一个环节需求。同时,正常情况下可能还不会购买和消费的经济体,由于价格上涨改变了预期,从而提前购买和消费。
更重要的是,金融业的发达为各环节的过度膨胀提供了条件,通过融资,各个环节都能够获得更大的购买力,可以囤积更多的商品,也就在更大程度上拉动上一环节的供应,从而推动生产环节的过度膨胀。
然而,从整个社会来看,生产或者说供给最终要受到终端消费制约,其供给膨胀到这样的程度,不仅最终消费难以消化,其各环节也普遍难以承受时,必然就会走向其反面——需求坍塌,也就是泡沫破裂。消失的当然并不是终端需求,而是没有最终消费支持的需求即泡沫化的需求。这时,由于前期的过度生产,供给严重超过需求,因此虽然仍有正常的消费,但相对而言这是微不足道的,因而感觉上需求普遍减少,商品价格快速且大幅度下跌——就像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样。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低迷和调整、消化,供求关系才能转入正常。由此,经济就会陷入从高涨到萧条的循环,周而复始。
因此,这种周期性是我们整个社会共同行为的结果,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而金融业的繁荣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周期性波动。既然是必然的,那就意味着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这种周期性的变动,不过政府可以通过“看得见的手”进行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这种周期性波动的程度。
事实上,现代社会的各国政府都在采取各自的方式对经济进行干预,以实现经济的平稳增长,避免大的起伏。但从实际情况看,其效果仍然是有限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要进行干预就必须对这种周期性变化有较准确的预测,但实际上预测难度极大,因此政策出台的时机和力度就不可能十分准确。另一方面则是各方面影响因素太多,而且某项措施的实施常常会带来副作用,影响其他方面的正常运行。但这并不是说人们完全无能为力,各国政府仍可以根据经验进行某种程度的判断和预测,采取必要措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或减少因泡沫破裂而带来的损失。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