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炜
1月7日有消息称,美国银行将出售56.2亿股建设银行股票。对此,建设银行新闻发言人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确有此事。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31日,瑞银集团宣布售出其所持的33.78亿股中国银行H股。
外资接连抛售中资银行股份,在时间点上有凑巧的因素,与持股解禁期到来有关。就出售的动机而言,首先是外资银行“后院起火”,出于自身流动性的需要。按建行新闻发言人的说法,“目前剧烈动荡的国际金融环境下,美国银行出于自身财务状况等因素考虑,减持部分建行股份,属于正常的市场行为”。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美国银行、瑞银集团及尚未减持中国银行的苏格兰皇家银行都“受伤不轻”,资金上变得捉襟见肘。1月6日披露的美国银行内部备忘录称,该行董事长预计美国银行业绩将低于预期,并表示本人同时建议其他几位公司高层不接受2008年奖金。由此看来,虽然所持的中资银行股份是优质资产,且外资银行对与中资银行合资有更长远的战略考虑,但为了渡过眼前的难关,部分减持兑现成为无奈的选择。
若金融危机一时难以化解,外资减持中资银行股还可能再现。例如,苏格兰皇家银行持有的中国银行股份限售期于去年12月31日结束,可能成为潜在减持的又一例。由于苏格兰皇家银行去年一度深陷危机,且目前正经历可能的人事变动,是否减持中行股份存在变数。尽管中国银行称尚未接到苏格兰皇家银行发出可能减持的通知,但市场人士预测,苏格兰皇家银行减持中行的可能性比较大。
此外,外资减持还有一个因素,是对银行业绩的看空。中信建投证券金融业分析师佘闵华针对外资抛售指出,“外资银行对中国整个银行业的看法比国内看法要悲观”。
虽然中国的商业银行没有在金融危机中“触礁”,但经济下滑的间接影响,已反映在银行业绩增速下滑上。6日率先公布的浦发银行业绩快报显示,该行2008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27.53%,低于2008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50.92%的增幅。正如去年年中有银行高管所言,如此增长是“空前绝后”。对于2009年的业绩,市场预期浦发银行的净利润增长将减至20%以内。浦发银行的业绩增速下降具有代表性,14家A股上市银行面临相同的问题,个别银行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
不过,A股投资者没必要对此过于恐慌。首先,外资抛售不影响到中资银行的业务运作。中行称,瑞银抛售对该行未来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均无影响。建行也强调,建行与美国银行的战略合作在过去3年多时间里已经取得了成果,双方一致确认美国银行减持部分股份不会影响双方的战略合作。换言之,外资抛售不会成为拖累中资银行业绩的负面因素。
其次,对A股股价的影响有限。外资持有的中资银行股都是H股,虽然A股与H股间有比价效应,但由于目前的股价经过了大跌,A股可能受到的拖累不大。拿建设银行来说,1月6日收盘的A股与H股分别是3.97元、4.45港元,A股的调整本身有过头之嫌。在美国银行出售56.2亿股的突发消息冲击下,当然是建行A股跌幅小于H股。
再次,对于银行股业绩增速转入下降通道,A股市场上提前做了消化。2008年是银行股业绩大幅增长的一年,却是银行股股价大跌的一年,两者间的背离充分反映出市场预期。就银行股股东而言,对外资减持已是早有思想准备的。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