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北京1月8日电 (记者 杜震 林建杨 王悦) 针对近期在西方国家出现的指责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大量储蓄埋下全球金融危机“祸根”的说法,中外经济界人士认为,作为金融危机的发源地,发达国家如此指责新兴经济体显然有欠公允,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新兴经济体不应当成为金融危机的“替罪羊”。
即将离任的美国财长保尔森本月2日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称,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大量储蓄造成的国际经济失衡,为国际信贷泡沫的形成埋下祸根。另外,最新一期美国《外交》杂志刊登了关于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2005年提出的“过度储蓄论”的文章,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也提出“储蓄过剩”理论。
对此,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这次金融危机的真正根源是美国主导的不合理的国际分工结构和贸易结构、美国自身的经济结构问题以及美国货币当局的错误政策,与中国的储蓄现象没有直接关系。
“真实”的谎言
总部设在伦敦的渣打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李籁思指出,保尔森等人的上述说法不仅是“不公正的”而且是“错误的”。
美国《福布斯》杂志的一篇题为《保尔森错了》的报道指出:全球储蓄剩余不是美国经济窘境的原因。保尔森和伯南克的辩解不过是在转嫁美联储在2002-2004年之间维持过低利率的责任。
中国社科院亚太所所长张宇燕表示,中国的储蓄过去几十年主要支持了中国自身高增长,这同国际贸易失衡没有直接的关系,更不可能引发美国的信贷泡沫。
张宇燕指出,中国对外贸易盈余规模的确巨大,同美国的确存在贸易顺差,但这完全是由于向发达国家倾斜的国际分工结构和国际贸易结构造成的。
中国在发达国家“大买家”决定一切的国际“买方市场”上,通过生产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实现经常项目顺差。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实际上是以牺牲资源为代价输出廉价产品,“补贴”美国人过度消费的生活。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高储蓄与所谓的“国际经济失衡”实在是两个很难构成因果关系的概念。美国不能在如今自己经济出现问题的时候,却硬要让别的国家充当“替罪羊”。
“危机探源”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认为,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原苏东集团的解体以及印度和越南等国经济政策的调整,有20亿左右的劳动力在短时间内加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但他们仅仅是创造廉价产品和财富的“劳动者”,并非这些产品和财富的主要消费者。
他说,“非常廉价的劳动力生产的产品涌入美国,但是美国滥用了世界各国对美国经济的信任,过度消费,制造房地产的巨大泡沫,并最终导致全球经济陷入金融危机的困境当中。”
张宇燕指出,引发金融危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美国为维持既定的国际贸易与分工格局,通过“创造”并输出大量的“广义金融产品”来平衡国际收支,来换取全球新兴经济体提供的工业制成品和资源。美国货币当局希冀借助房地产市场所形成的所谓“次贷”等金融衍生产品,在金融世界进行投资或投机,实现金融市场的繁荣。
张宇燕说:“这种以金融产品置换来提供或补充金融产品量之不足的做法,颇有饮鸩止渴的味道。”果然,2007年下半年,“次贷”显现问题,最终引爆金融危机,并迅速蔓延到实体经济,把大半个世界经济“拉下了水”。
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谭雅玲认为,这一次全球金融危机,实际上是火从美国烧起,进而引向全世界,美国只是受了“轻伤”,欧洲受了“重伤”,中国则是受了“内伤”。
面对现实 共担责任
谭雅玲说,世界各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美国不应再继续实行经济霸权,各国必须从全球利益来考虑合作的问题,而不是仅仅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指责他人。
谭雅玲指出,发达国家属于需求经济,发展中国家则是供给经济。不同的经济体之间出现贸易顺差、贸易赤字或者财政盈余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两者的问题不能放在一个水平线上去评论,而应当用世界分工去考量各自的责任和所能承担的风险。
张宇燕表示,华盛顿G20峰会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大家坐下来讨论如何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在应对危机过程中已经采取了非常负责任的态度,不仅注重与世界各国合作采取一致行动遏制金融危机的蔓延,而且采取有力措施刺激内需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上月在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期间已经明确指出,过度消费与高负债的增长,是此次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全球最为庞大和非常重要的经济体,美国应主动加快国内调整,适当提高储蓄水平,减少贸易和财政赤字。
针对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问题,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日前亦专门著文指出:“对于世界金融体系,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改变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形成的由不受约束的美元所主导的金融体系,建立一个新的世界金融体系,有的人把它叫做‘新布雷顿森林体系’”。
他认为,美国人应该从此认识到,最终造成金融危机的这种发展方式是维持不下去的,要和世界各国合作,共同建立一个健全的世界金融体系。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