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称危机降临正是改革之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9日 20:08  中国财经报

  参加中改院“2009’增长与改革”形势分析会的专家就当前我国改革面临的形势指出——危机降临正是改革之机

  刘国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保增长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深化改革,消除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在日前在北京举行的中改院“2009’增长与改革”形势分析会上,来自国家权威部门和著名研究机构及高校的专家就上述问题展开了讨论。

  寻找改革的新动力

  与会专家指出,不能把我国当前的问题简单归结为只是国际金融危机所造成,其实最大根源还在于自己内部,在于我国的发展方式存在突出缺陷,需要进一步加快改革。

  有专家认为,目前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重要的改革时间窗口。推进改革需要有两个动因:一是客观压力,当前经济形势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已经为改革提供了动力;二是战略眼光,目前中央对改革的判断非常清楚,具有前瞻性。总之,当前改革面临比较好的时机和条件,必须及时推进。

  从国际经验看,应对金融危机需要加快改革,实现发展方式转型。有专家指出,回顾美国大萧条的历史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面临的问题,与美国30年代的大危机有类似之处,即都面临着从生活必需品时代向耐用消费品时代的转型。当前,我国正处于这一关键转折点,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都要做好充分准备。在社会结构上,需要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并且形成以中产阶层为主的城市社会结构;在社会制度上,需要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以及以月薪为代表的正规性收入的增长。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我国的发展方式就难以转变。有专家进一步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难以转换的问题在于:一是目标问题,我们更多地是注重GDP的增长,而不管GDP是如何增长的;二是我们更多地是为生产而生产,没有真正把消费作为生产的目标;三是政策体制偏向生产,忽略消费者,生产者主权高于消费者主权。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过去30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抓住了经济全球化和廉价劳动力的红利。但这次金融危机表明,全球化红利开始递减。下一个30年的发展,再仅仅依靠这两个因素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创新能力,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

  回顾我们自身的经济发展过程也能看出,必须借助“发展倒逼改革”所带来的动力,推进新阶段的改革。有专家指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困难暴露出在经济高速增长下所掩盖的制度性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推进改革,把保发展、促增长和深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要防止以保增长为名,放缓改革进程,最终延误增长。有专家分析指出,实际上,1998年扩大内需的成功,不仅在于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重要的是推进了相关领域的改革,包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外贸体制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国有银行改革等。最近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有助于缓解当前经济困难,但解决深层次问题的关键仍在于推进改革,要防止改革陷入“悖论”:在经济形势较好的时候,改革没有动力;在经济形势较差的时候,忙于保增长,无暇顾及改革。这使体制性、机制性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并不断积累,最终将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新阶段要推出“奥运五环式改革”

  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有专家指出,以一项改革突破带动其他领域改革的时代已经过去,需要推进全面改革。新阶段改革的任务和范围已经大大拓展,不仅包括经济体制改革,还涉及社会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环境体制改革等,可以归纳为“奥运五环式改革”。有专家进一步指出,新阶段的改革具有明确的结构性特征,要配套推进。主要包括:

  积极推进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有专家指出,价格改革不是简单地控价和调价,而是要在市场供求关系基础上形成价格。在此基础上,有专家强调,当前最急迫的是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包括通过开征燃油税理顺油价,逐步放开理顺粮食价格,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只有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才是促进节能降耗减排、结构优化的杠杆,其他的调整都是短期的,无法提供长期的体制保障。

  实现垄断行业改革的新突破。有专家认为,明年应该着力推进垄断行业改革。过去30年的经验表明,竞争性部门的改革相对较快,发展较好;但垄断行业改革比较滞后,有些方面甚至没有破题。也有专家指出,在这次中央扩大内需的4万亿投入中,基础设施占45%,其中第一位的是铁路投资,但我国的铁路仍然以传统体制为主。如果不打破铁路垄断,引入社会资本,投入铁路的几万亿资金就有可能难以得到有效利用。因此,垄断行业改革应以铁路为突破口。

  拓宽财税体制改革的思路。与会专家认为,财政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理顺公共收入和调整公共支出结构。在公共收入方面,一是要推进税收体制改革。有专家指出,现在只提减税并不妥当。税制改革应该是既有减税也有增税,后者以环境税为代表。二是债务管理体制。如果不理顺地方债务管理体制,有可能引发地方债务危机。需要在适当的时候考虑放行地方债。三是收费体制。有专家调研发现,一些地方政府加大收费力度,以弥补经济下行导致的税收减少,加大了企业负担。在公共支出方面,有专家认为,要防止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时候改变公共财政的大方向。为此,需要继续按照公共财政理念强力推进改革,由过去建设性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此外,有专家也提出,应当通过财政体制改革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重点应研究省以下政府间财政管理体制的改进和完善办法。

  以放开民间金融为重点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有专家指出,我国中小企业资金链紧张根源在于它们难以从现有的银行体系中获得贷款,而我国民间金融发展滞后。因此,金融体制改革的成效,关键要看中小企业能不能贷到款。也有专家指出,经验表明,国有银行与大型股份制银行无法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其根源在于大银行的风险控制和农村金融的公益性、政策性之间的内在矛盾。农村金融的出路在于发展民间金融,要放松村镇银行必须由国有银行作为股东的限制,以加大农村金融供给。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