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蔡恩泽:中国发展要学会应对高失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4日 10:46  环球时报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巨浪之下,日益扩大的失业大军正在成为世界性的难题。中国社科院专家近期给出的统计数字显示,当前中国大学生的失业率超过12%。很多人看到这个数字,可能会吃一惊,它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社会的稳定。这个前所未有的数字恐怕只是翻开了未来失业率居高不下的第一页,过去那种高就业的好日子可说是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发展开始面临高失业的严峻挑战。

  失业率高,一方面是全球金融危机的阵痛带来的压力,企业只有通过裁员减负,才有可能增强生存能力。但另一方面,它也体现了我国经济高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的减弱,这是中国经济进步引发的新问题。如何处理这个新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丝毫也马虎不得。

  未来一段时间,处于产业升级的中国企业会不断减少人力投入的成本,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因为市场经济讲的就是效益,讲效益就是要以最少的人力、财力的投入,办成最大的事情,获取最大的利润。中国企业要想在全球竞争中站住脚,就必然要改变过去那种仅仅只靠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逐步向发达国家的现代企业看齐。而中国社会要保持稳定,就必须解决好失业增多的问题,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良好的社会环境。所以,失业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

  对失业这种社会现象,既要认真对待,但也不用像看见怪物一样害怕。失业是市场经济自身调节的一种体现。有不少人将失业归咎于改革,这是不对的。表面上看,大批工人下岗,失业日益严重,的确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出现的,然而,失业并非改革之过,改革只是将从前有职无工的隐性失业,变为水落石出,明朗化了。有市场的地方,就有失业。综观世界各国,无论何种社会制度,只要搞市场经济,没有不存在失业的。西方发达国家,与失业斗争了几百年,失业至今仍然困扰着各国政府。

  认清失业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产物,才可能借解决失业率来完成产业升级的整合。我国正进入工业化时代,工业化的任务远未完成。但工业化必须建立在更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选择。要把信息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将高新技术渗透到各个产业中去。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技术手段和重要标志。通过对就业人口结构的打破与再调整,传统的劳动力密集的制造企业可以提高单位劳动生产率,实现信息化和高新技术的改造。

  抓就业,还要抓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抓劳动力培训,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一个有活力的市场经济机制,往往在具有较完备的失业救济的同时,还有着强制性的就业培训机制,同时,还要能够在整个社会形成“活到老、学到老”职业学习风气。比如在瑞典,一个人失了业,可以享受到较好的失业保险,但这份保险并不是白拿的,失业者还必须参加职业培训,并在培训后去新岗位工作。当然,政府有关机构会提供几个(次)选择,如果有人屡屡拒绝或是不参加职业培训,那也就没有资格享受失业保险。而政府的有关机构则会根据经济转型的需要,根据雇主的需要,不断调整培训计划,做到供求结合。

  要完成这一任务,抓GDP显然已不是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过去,很多地方一看到失业率上去了,就赶快抓投入,靠扩大项目投入的方式来拉动就业。这种方式虽然可能产生一时的效果,但从长远看,就业结构仍然是脆弱的。经济一有风吹草动,就有可能再次出现高失业。对步入转型期的中国来说,关键还是要看能否发挥中国特色,像创造GDP奇迹一样,建立起符合中国实际的再就业培训体制,在全社会形成职业学习的良好风气。▲

  (作者是晶苏传媒首席分析师。)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