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点评论
王勇
12月22日,央行宣布再次降低利率,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同时,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已是央行在3个多月内第五次降息。
央行降息,给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带来了新的难题,即在商业银行贷存比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将会越来越充裕,但在贷款市场上,它们正在遭遇“惜贷”和“信贷资金闲置”的双重困扰。笔者认为,要走出流动性管理困境,除了认真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调动商业银行增加信贷投放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以外,从商业银行管理角度,还要作出如下努力:
其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流动性管理政策。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政策目标在于:加大对重点工程建设、中小企业、三农、灾后重建、助学、就业等的信贷支持,加大对技术改造、兼并重组、过剩产能向外转移、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信贷支持,同时继续限制对“两高一资”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出口信贷的规模,探索在出口信贷中提供人民币中长期融资。通过同业拆借市场融通资金及资本市场投融资等方式,建立一个适度分散的资金组合;建立良好的流动性头寸管理制度,保障银行有足够的支付能力,避免在不利情况下紧急增加风险资产;制定和完善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保证有充裕变现能力应付突发性的金融危急事件。
其二,构建流动性管理组织框架。
商业银行董事会应当高度重视流动性管理。高级管理层下设的资产负债管理专业委员会负责制定流动性管理策略,该策略应与银行的整体资产负债管理及业务发展策略相配合。司库部门负责执行资产负债管理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流动性管理策略,建立流动性债券为主的缓冲组合,保持充分的现金头寸,满足存款客户的提现及各种支付需求。司库部门还应负责监测各项流动性数据,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有充分的流动性风险应变能力,同时应定期将整个银行流动性情况向资产负债管理专业委员会和高级管理层汇报。
其三,积极调整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随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不断调低,商业银行的新增存款中可用资金比例比原来增加,资金来源的宽松决定资金运用渠道的多元化和灵活化。从保障流动性的角度看,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能力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央行票据应作为主要的持有品种,可以通过出售或回购及时满足流动性的需求。当出现紧急情况问题时,商业银行应考虑从央行取得再贷款。目前,再贷款利率的下调也为商业银行增加再贷款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准备金率的下调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应当更灵活运用各种信贷资金渠道,提高资金调拨和使用的效率,促进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
其四,完善多层次流动性储备制度。
商业银行应在制定整体的流动性管理策略和改善具体流动性管理方法的基础上,面对流动性整体相对充裕的局面,加大货币市场的资金业务运作力度,合理安排和调整商业银行资金业务的规模和期限结构,充分利用央行票据的良好流动性,建立规模适当的多层次流动性储备,实现流动性与效益性的协调管理。一是面对银行间同业融资利率持续走低的局面,进一步加强市场营销,通过扩大同业融资规模,提高资金运作收益率。二是在债券市场收益率持续下降、长期利率风险凸显的情况下,为了积极防范利率风险,同时又能够消化更多的资金,要及时调整债券投资策略,合理安排债券投资期限结构,加大中、短期央行票据的投资力度。
其五,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
首先,做好对资产负债流动性的预测和分析,通过对流动性供给和需求的变化情况的预测和分析,完成对潜在流动性的衡量。其次,建立流动性风险的预警系统,包括预测风险警情、确定风险警况、探寻风险警源,即通过对风险警情指标的预测,银行可以大体评估未来经营时期流动性风险的具体状况,确定风险警况。流动性风险预警系统运行的最终目的是提供线索,排除警情,使流动性风险减至最低程度。因此,探寻警源是预警系统的重要程序。再次,建立定期的流动性分析制度。包括流动性需求分析、流动性来源分析和流动性储备设计,同时还应当建立流动性风险处置预案,提高防范流动性风险的能力。
其六,加强流动性管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流动性管理特别是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远远慢于在资本充足率等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再加上近几年来,国际银行业在审慎的流动性管理方面又取得了新的突破,即通过基于银行资产和负债到期期限计算预期现金流动来评估流动性需求。就管理方法而言,越来越关注于对银行战略、政策和程序的独立评估以及与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测度、监控和控制有关的实际操作。所以,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加强与国际银行业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加强合作,引入国际银行业新理念,借鉴其流动性管理的新方法,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条件下对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能力大有裨益。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高级培训师)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