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珠三角何处觅寒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3日 13:33  《中外管理》

  主持人:

  彭剑锋 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

  嘉 宾:

  王理宗 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秘书长

  黄建平 唯美集团董事长

  刘志雄 三诺数码集团董事长

  楼百金 深圳金坚制衣董事长

  董 李 深圳理士电池董事长

  李 肃 和君创业集团董事长

  以珠三角为代表的中国低成本加工贸易产业,在多重打击下,面对不同的现实处境,不同的路径方向,不同的前景判断,该作何抉择?

  谁的危险,谁的机遇?

  彭剑锋:这次美国金融危机引起了全球的经济衰退,珠三角的企业首先感受到了这种寒冷,因为很多企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最低端。究竟企业应该如何认识这种挑战?

  王理宗:我们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有6000多家会员企业,而且涉及面非常广。最近这段时间,我频繁和美国、欧洲、澳大利亚以及周边地区的一些企业家、政府在接触,我问他们:“你们怎么样?”他们说:“都在节衣缩食。”

  美国是全世界的经济龙头,它出问题,中国经济一定也难以独善其身。尤其是最近国内股票下降,房价在深圳、广东等很多地区下跌。再加上各种生产资料、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攀升,目前众多的企业利润锐减。投资的冲动相对缺乏了往年的激情。到底该积极乐观,还是更慎重,将是对我们明天会活着还是死去的一种选择。

  黄建平:首先要汇报一下我们所处行业的天气预报,我们属于建材行业,也算传统制造业,目前感受到了非常浓的冬天气息。虽然停产的企业目前还不算多,但是减产的企业很多。整个市场大盘最起码萎缩了20%。首先因为房地产是我们这个行业的客户,它们状况不好直接影响到我们。

  当然就企业自身而言,我认为也是到了整个行业重新洗牌的阶段。也就是说,我们并不畏惧“严冬”的到来,甚至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还希望这个“严冬”来得更猛烈一些!特别最近听说各地政府又在出台一些所谓的房地产救市政策。我们最怕想死的死不掉,想活的也活不好,干脆就让不该活的痛痛快快地死,让能够活的借这次机会长得更强更大!

  刘志雄:“寒冬”对好的企业反而是一个机会。比如:我们三诺数码,去年在韩国上市,非常幸运地积累了资金,而且提早做了技术整合,现在我们在国外做ODM,在国内销售网点遍布全国。所以今年我们第三季度业绩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0%多!

  实际上,现在消费市场出现问题,大客户也会有很大的压力,它会保留自己的渠道和品牌,而把中间环节大量压缩,包括制造外包。这时有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的企业,可能会获得更多外包单。另外,我们的竞争对手是一些台资企业,现在它们许多都面临转型和倒闭,腾出了很大的市场空间给我们。所以今年我们采取的策略就是适当扩充。

  楼百金:我现在从平庸的企业家角度来谈这个问题。我们服装企业名声最不好——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是血汗工厂,一直受种种非议。但如果制造业垮了,只救其他行业能行吗?我觉得金融危机只是一个外部因素,实际上,目前企业面临的种种困难,更多来自政府在方方面面给我们的压力。作为制造行业不能说我们无路可走,只要努力去做,还是有很好的机会。比如:内部创新、扩展产业链、提升效率等。

  董李:我们理士电池公司也属于制造业,生产机电类的产品,70%出口,30%内销。其实我们真正感觉到“寒冬”的到来,不是从年中,而是从上个月开始的。以前,我们接到订单,通常要三四个月才能够交货,因为排着队啊。但现在,时间大大缩短。

  到目前为止我们最大的压力,来自政策,尤其是《劳动合同法》。我们很多企业是劳动密集型,而《劳动合同法》的一些赔偿条款助长了部分工人的投机想法。这种冲击对企业文化是巨大的损伤。

  李肃:我做了22年咨询,经历过三次非常大的经济波动:1990年左右中国第一次治理整顿,全面收缩经济,一大批国有企业也曾面临国际紧缩和国际市场突然从短缺转到过剩的问题。结果是,中国的地区经济结构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广东、温州起来了,而上海的国有制造业差不多都烟消云散了。而在第二次大规模紧缩过程中,竞争性的国有企业都死完了,而各区域的民营经济企业发展起来了。

  我们这次大规模的紧缩比前两次还要深刻,而且正好加上全球经济危机,把我们所有矛盾都暴露出来,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制造了很多机会:第一,产业转移。因为全球经济危机,中国整个产业的转移一定是在中国本土内进行,而且会在这次紧缩过程中加速转移进程。

  第二,升级战略。沿海地区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需求在大量上升。而一般性的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又在适应中西部低档次的需求,这对中国企业都是巨大的机会。

  第三,整合战略。浙江有12个汽车零部件企业,出口总和占出口美国的90%以上,大家就凑在一起探讨如何整合,后来第一和第二整合起来,带动这个行业其他零部件跟着走。而那些不该活的企业怎么加速死亡,其实也是重要的问题。

  第四,抄底战略,中国整个金融的信心跟着国际一起崩溃以后,股市里有大量机会。许多收购兼并反而能够做成。中国的金融政策如果能继续放开,全面倾斜中国企业杠杆收购,会有很大的抄底机会。

  第五,就是国际化的机会。全球经济崩溃以后,实体经济中大量的机会都涌到中国来。通用汽车的市值最后降到25亿美元,都反映出这次巨大的机会应该捕捉住,应该在实体经济领域研究怎么利用国家的外汇去收购兼并,达到新的境界。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