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李稻葵
中国经济受到金融风暴中的冲击,仅限于信心层面。而华尔街高调进入市场“抄底”,对于受到冲击最小的中国企业而言,是一种积极的信号。
过去一段时间,我们从财经新闻中听到的最多的词汇是“救市”。这种积极的态度,实际上是在给市场信心。
全世界的政府,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政府,在是不是应该救市、如何救市的问题上达到了空前的统一。最初美国政府拿出7000亿救市的计划并没能给市场信心,是因为这7000亿美元是用来购买呆账的,是想把一个筐子里面的烂橘子买掉,把好橘子放进去。但是注入以后,发现时机已过,橘子已经全都烂掉了。
这时候英国政府发挥经济政策方面的领导力,布朗首相首先提出:我们要转变方向,与其只买烂橘子,不如把这筐橘子买下来,然后政府来卖橘子。所以英国就出现了由政府出资,直接注资于商业银行,用很低的价钱购买了大量的金融机构股权,以保证整个经济形势的好转。
在这种经济态势下,金融危机会如何发展?中国企业能够从中得到什么?危机是不是也意味着机遇?
风暴走势五大预测
金融风暴是个让人感觉到很恐慌的名词。在我看来,对于全球经济,这个词语代表了五个未来的趋势。换而言之,未来的全球经济,很可能因为金融风暴而发生改变。
预测一:金融风暴可能在未来三个月内稳定
其表现有二:大规模金融机构破产的格局将过去;信贷市场大规模萎缩、大机构之间短期借贷的利息率远远高于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情况将过去。
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危害,是机构之间彼此不信任——谁也不给谁借钱了,都认为我借了钱给你你拿钱补窟窿,我不知道你明天是不是会倒闭,所以大机构之间的交易萎缩到影响了经济运行。在美国以往的情况是,就连发工资都要到市场上去借一点钱来短期运作,然后把短期内的资金波动通过借贷市场来抹平。这个市场现在萎缩了,萎缩以后很多机构马上受到了影响:工资发不出,汽车贷款也搞不起来。所以信贷市场的萎缩是这场金融风暴最直接的后果,也是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渠道。
但是这种状态持续不了多久,因为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已经开始不遗余力救市。该注资的注资,该印钞票的印钞票,在各国政府联合干预的情况下,所以我预计3—6个月这个金融风暴基本会过去。
预测二:金融风暴从发达市场转向新兴市场
巴基斯坦已经出现问题,开始找IMF求救;冰岛濒临破产;乌克兰和匈牙利国内举步维艰,亚洲还有很多国家也站在了悬崖边上。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因为当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基本稳定之后,会有更多的资金流向发达国家,或者是为了抄底,或者是为了保自己的总部,因为总部是在发达国家。比如说,一个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在巴基斯坦,总部在英国,那么资金就会倒流向英国。资金一旦出现倒流,就使得一些宏观经济基本面非常脆弱的国家的资产价格下降,企业很难继续得到贷款,居民也很难得到贷款,消费、生产、投资都会受到影响。这种影响跟美国、英国是不一样的,因为这些国家没有印国际货币的能力。于是就出现了传统意义上的国际收支危机,换句话来讲外汇储备不够用了,还不起钱了,就大幅度贬值。1998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就卷土重来。
这值得我们的企业家深思。有时从短期来看,企业扩张成世界第一很诱人,但当这种竞争的游戏一旦停滞,当资金链断裂,世界第一可能会变成最沉重的包袱。所以产业的扩张一定要考虑资金的稳定性,一定要考虑宏观形势的巨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