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创造内需要有新思路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3日 10:40  第一财经日报

  周建工

  尽管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最早并不是从外需开始,但中国目前所面临的一系列经济困难,是一次典型的外需冲击。

  此轮中国经济的放缓,是从2007年的第三季度开始,是周期性的,但很快就被叠加了美国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经济衰退等因素,导致中国经济增长中最重要的一个引擎即出口几乎熄火,形成了一场外需冲击。所谓外需的冲击,是指出口作为长期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从10月到11月的一个月时间内就由两位数的增长变为了7年来的首次负增长。现实的情况是,如果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的衰退持续到2010年甚至更久,很可能新兴市场经济受到的影响将更大,短时期内我们无法指望外需的增长给中国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比较现实的目标是稳定现有的出口规模。

  周期性放缓,加上外需的冲击,使得内需情况更加严峻。纠正内需与外需的严重不平衡,本来应该是一个中长期的任务,但在突然出现外需增量“真空”的情况下,短时期内创造出足以弥补外需的需求,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但现实的情况是,在出口增长已经为负值的情况下,中国11月份仍然出现了400亿美元创纪录的外贸顺差,原因是进口急速下降,正说明了国内需求的急剧萎缩。明年一年之内,中国经济都是消化库存,而不是新增需求。

  所以,2009年中国如何创造需求,成为所有问题的关键。一个比较现实的期待是,政策能在明年上半年弥补外需下滑留下的需求空白,同时遏制内需下滑,当这些政策见效后,政策能进一步创造出新的需求(外需复苏的可能性并不大),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中国经济复苏的希望。

  所以中国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夕快速出台了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措施,采取了强力降息108个基点的强力反周期措施,以及出台了配套的金融30条等,都是非常必要且及时的政策。从产业方面来看,主要是支持轻工、纺织、钢铁、有色、汽车、石化、船舶、电子、通信。而拉动汽车消费、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正在制订中。接下来最大的不确定性,仍然是房地产。

  外需不足冲击下,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如果要保持城市居民的充分就业,以及消化每年新增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毕业的大学生,中国2009年需要创造900万到100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大学生600万人。大学生就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中国低端制造业和滞后发展的服务业,使得中国经济从总体上不能提供与中国大学毕业生数量相匹配的“体面收入”职位数量。

  从目前所采取的政策来看,如果仅仅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放松银根、甚至通过“杠杆化”来刺激消费,实际上是重复以往经济增长的老路,将正在放缓的周期推回到2007年第三季度前,而以往严重失衡的经济增长方式实际上已经无法持续下去。在这样的情况下,目前的政策效用的极限,是勉强弥补外需所留下的空白,但无法创造更多的需求和新增的就业岗位。政策的目标,应该不仅仅是保住目前的就业岗位,而是在明年、后年设法创造出数百万个新增就业岗位来。这样的形势,倒逼我们要有新的思路。

  从目前来看,反周期的刺激经济措施所释放的多数资源可能会流向国有部门主导的重化工业和中西部地区。我们同时要考虑到,中国经济总量的大部分还是在东部沿海地区,而创造就业最有效的部门,即民营部门和服务业在遇到外需不足时,应该得到政策的支持,以拓展其发展空间,创造新的内需和就业岗位。

  仅仅从创造就业的角度,过去30年改革的历史证明,国有企业不是创造就业的主力,国有部门的劳动力总体上来说不仅在整个劳动力的份额中不断下降,而且其绝对人数也在不断下降。过去的30年,创造就业主要靠的是民营经济、服务业、中小企业以及外资。

  所以,在对内需和就业,特别是大学生的就业和农民工的就业进行应急管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民营经济、服务业、中小企业及外资获得新的发展空间。这就需要继续推动改革。当下最重要的是国有部门和行政权力大量从显性和隐性的垄断领域中退出,让民营经济进入,这就需要开放服务业市场,为民营经济创造更好的融资条件。所以,中国在推出应急式的刺激经济政策的同时,要继续推动市场化改革,这仍然是中国经济2009年及以后的增长动力所在。    

 (作者为本报编委zhou.jiangong@chinastakes.com)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