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勇
近几个月来,CPI同比涨幅呈逐月大幅下滑态势,工业增加值和PPI等指标也在继续回落。然而,从笔者观察情况看,实际零售商品价格并没有下跌多少,有些甚至还远远高于今年2月和4月CPI高峰期的涨幅。为此,笔者提醒政府部门,在当前全力反通缩的同时,应警惕我国会出现“通货再膨胀”现象。
通货紧缩愈发严重
通货紧缩就是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价格的持续下跌,而且全部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从判断标准来看,当CPI连跌6个月,即表明已出现了通货紧缩。真正的通货紧缩,其负效应是消费者预期价格将持续下跌,从而延后消费,打击当前需求;投资期资金实质成本上升,回收期价格下跌,投资回报降低,从而遏止投资,最终促使经济下滑。
今年6-11月份我国CPI同比涨幅分别为7.1%、6.3%、4.9%、4.6%、4.0%和2.4%,已连续6个月下降。再从央行12月15日已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1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均出现了环比下降;1-11月份,央行共净投放现金1232亿元,同比少投放683亿元。7月份以来这些数据呈现连续下降趋势,增速创下了2005年6月以来新低。而且,M1、M2增速已分别连续3个月低于10%和16%,这在历史上也较为罕见。M1包括流通中货币加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它是经济周期波动和价格波动的先行指标,也是反映股市冷暖的重要指标;M2包括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加上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以及其他存款,它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上述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已进入通货紧缩时期,经济正呈快速下降趋势。
“通货再膨胀”蠢蠢欲动
最近,央行的调查显示,国内民众对物价满意度极低。比如粮食价格水平,政府公布的数据是今年以来一直在下跌,但这些数据多是从国内粮食以及副食品收购市场获得的,而粮食和副食品零售市场价格不仅没有下跌,反而在上升。此外,餐饮、酒店、劳务以及石油、水电、天然气等产品的价格基本没有什么变化,有些甚至比CPI最高时期还要高。社会公众对许多最终消费品价格的感受与政府公布CPI出现了严重背离。这种粮食以及副食品购销价格的差异,会进一步加剧食品行业的供求矛盾。即销售环节价格抗跌甚至还在不断上涨,而收购价格却大幅下降。收购价格的下降会严重抑制农民种粮、养猪等的积极性,从而引致农副产品供给的下降。这样一来,农业生产恐又会重蹈2007年的覆辙,即新一轮由食品价格上涨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到来。
笔者认为,这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所产生的一种“通货再膨胀”现象,即在通货紧缩时期却存在着隐形通胀,物价普遍呈抗跌性,或一般物价水平虽然下降,但幅度要远小于CPI的降幅,货币运行与物价运行完全呈背离状态。只要经济形势稍有回暖,隐性通胀就会向显性通胀转化。“通货再膨胀”现象最大的危害就是通货紧缩中夹杂着通货膨胀现象,令决策者大伤脑筋。当前我国出现的“通货再膨胀”现象既区别于经济滞胀,又与经济滞胀有某些相似之处。所说的区别就在于经济滞胀是经济增长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而“通货再膨胀”现实的表现确是CPI的急速下降;与经济滞胀有某些相似,是指当前经济增长下滑明显,但隐性通胀现象却比比皆是,这就掉入一种怪圈,使得政府无论开出哪一方面的药方都不能有效解决,从而导致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左右为难,进退维谷。
既要反通缩又要反通胀
“反通缩”应作为近期宏观管理的首要目标。要启动内需,先治理通缩,这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当前一定要坚决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足,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
要加强和改进信贷服务。要加强货币政策、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对基本面比较好、信用记录较好、有竞争力、有市场但暂时出现经营或财务困难的企业给予信贷支持;要把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当作增加市场份额、提高竞争力的渠道和机遇,有效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服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出口信贷业务;加大对产业转移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农村。
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信贷政策。银行业监管部门要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精细管理,那种认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加强和改进信贷服务就可以让银行在贷款时不讲原则,不顾风险,随意妄为”的思想是要不得的。越是在关键时期,就越是要进一步强化贷款“三查”,特别是注意了解、跟踪客户的变化,做好风险预警和防范。
建议改革现行CPI统计体系。教育、电讯等消费过去或是忽略不计,或是产品还没有出现,而目前,这些消费已成了民众消费增长最快的方面。住房消费更是不用说,在增加投资时,就把住房消费看做是扩大内需动力。为此,应尽快修改CPI统计的构成要素及其比例,使其与民众的消费结构密切相关,确保能够正确反映消费价格的变化。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高级培训师)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