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场16年的质疑 SEC在哪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7日 02:32  21世纪经济报道

  特派记者 吴晓鹏 本报记者 郑博宏 周馨怡

  麦道夫500亿美元骗局的受害者名单在不断加长,其中多为资深投资者。

  人们不禁要问,过去的十几年间,难道没有人质疑过麦道夫并不复杂的投资策略吗?不然。质疑在1992年就已经出现,并且在之后16年间持续不断。

  1999年,一封投诉信递至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其中写道:“麦道夫证券是全球最大的庞氏骗局。”投诉信的署名是Harry Markopolos。

  一位麦道夫曾经的投资者向本报记者表示,他曾仔细审查过麦道夫给他的各种交易证明,“但我根本看不懂,他们到底是怎么赚钱的。更让人可疑的是,不管市场如何,他都能持续赚钱。或许他们真的有什么奇妙的方程式来实现这一点。但我感觉非常不舒服”。

  2006年,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者撤出在麦道夫的资金,他称自己很幸运地躲过一劫。

  事实上,麦道夫使用的价差执行转换套利(split-strike conversion)投资策略,几乎是每本期权交易教材都会介绍的入门级策略。

  入门级交易策略

  瑞银驻纽约的股票波动交易员Ben Zhang对记者表示,采取麦道夫这种策略的基金不在少数,但从来没有人实现过如此回报,并且不波动。

  麦道夫对其客户称,他采用十分普通的期权交易策略,二十多年来获得了小幅但稳定的收益。

  在给客户的一份备忘录中,麦道夫自己这样描述:“通常,头寸由标普100中的30至35只与股票走势关联度最高的成份股、股指的价外看涨期权和股指的价外看跌期权构成。售出看涨期权旨在提高收益率,并允许股票投资组合升至看涨期权的行权价格。而看跌期权很大程度上靠看涨期权来融资,从而使投资组合的可能损失得以受到控制。”

  这种策略简单而言由三部分构成。首先购买30至35只标普100中业绩最优且能很好反映市场基本面的股票。如通用电气或可口可乐,这些股票在行情较好时可以带来红利和股价的收益。售出看涨期权,给这些股票的获利戴上了一个项圈,允许股价达到行权价的“天花板”,其溢价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投资收益。而看跌期权则是有效的风险对冲,让损失有一个“底板”。

  这种策略在牛市效果很好,因为这种市场环境中通常看跌期权和看涨期权间的比例较为平衡,且出现猛烈盘整的机会不大。

  而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中,这样的策略效果或许未必理想,因为市场显然更加偏向看跌期权。出售看涨期权的所得资金很难平衡买入看跌期权所需资金。

  由此看来,这样的策略很难帮助麦道夫基金在十多年行情的多次变化中始终保持盈利。

  16年的质疑

  《华尔街日报》在1992年的报道中即对麦道夫投资策略进行质疑。当时SEC在审查佛罗里达州两个非法投资帐号时,发现麦道夫在帮他们管钱。

  在采访中,麦道夫澄清他不知道所管理的钱为非法,并且强调他基金的回报并没有任何特别之处。

  1982年-1992年,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平均年回报是16.3%,而他的基金每年回报为13.5%-20%,“如果有人觉得在10多年的时间里能够追上标普的收益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我会很吃惊。”

  2001年5月,对冲基金行业杂志MAR/Hedge采访了十几个对于价差执行转换套利交易策略较为熟悉的交易员、量化分析师以及基金经理。

  他们表示,“令人吃惊的不是麦道夫如此高的年回报,这可能和公司的市场操作和交易员的能力有关。真正让人吃惊的是,麦道夫可以保持几乎没有波动的平稳回报。”

  Gateway基金是使用相似投资策略中最有名的一家。这只始于1978年的公共交易共同基金,在同期却经历了远比麦道夫频繁的波动,回报也要低得多。

  麦道夫当时的回应是,基金的稳定表现是建立在月回报和年回报上的假象。麦道夫指出,如果建立在当天、当周和当月基础上,“波动无处不在”。

  他同时表示,“我没有兴趣把我们的投资策略告知世界。我不会讨论我们如何管理风险的细节。”

  《巴伦周刊》跟了一篇报道,援引三位权威投行的期权策略师称,对其投资模型进行反向工程演绎均无法得到麦道夫基金那么卓越的收益数据。

  在那次采访中,麦道夫一贯地讳莫如深:“这是私人策略。我无法详细展开说明。”

  SEC在哪里?

  麦道夫拥有两家公司,一个是麦道夫证券公司,从事证券经纪业务;另一家则是投资咨询的对冲基金。SEC在起诉书中称,麦道夫是通过投资咨询业务进行诈骗的,而麦道夫的对冲基金直到2006年9月才首次到SEC注册。

  1999年,Markopolos在与麦道夫证券竞争的一家公司工作,他向SEC波士顿和纽约办公室写信,要求对麦道夫展开调查,举报行动持续了9年。

  目前还不清楚SEC是否对Markopolos的举报进行过调查,SEC发言人John Nester拒绝就此置评。麦道夫是SEC在市场监管方面的顾问,他还定期给政客们捐款。

  彭博新闻社引用两个匿名消息源说,自麦道夫2006年在SEC注册对冲基金以来,监管部门从来没有检查过他的帐本。而在正常情况下,SEC在对冲基金注册的第一年会对其帐本进行仔细审查,然后每过五年审查一次。

  如此来看,唯一对麦道夫的对冲基金起监管作用的就只有他的审计公司了。但这家会计师事务所却位于纽约郊区,办公室只“比一间卧室稍大”。

  麦道夫是电子交易的先驱,他的证券公司也一直走在使用新技术前列。但他却禁止对冲基金的投资者在线查看自己的帐户,而只能看由电脑打印的纸张。

  “当所有的东西都非常完美,以至于你觉得不太可能是真的,很可能就不是真的”,曾经在纽约一家对冲基金担任风险管理经理的刘宁晖对记者说。

  在过去的十余年时间里,麦道夫的竞争对手以及对冲基金行业的专家都表示,麦道夫的投资记录是可疑的。

  SEC12日表示,该机构驻纽约办公室于2005年和2007年对麦道夫的公司展开过两次调查,发现3处违规行为。但这些违规都属细枝末节。

  “毫无疑问,SEC应该对麦道夫展开调查”,马萨诸塞州秘书长William Galvin公开表示。

  位于纽约的基金公司Provident集团的董事总经理William Liu对记者说,美国政府之前对于是否加强对冲基金行业也有着较大的分歧。他的基金管理着170亿美元投资,投资对象即为对冲基金。

  两年前,SEC内部曾经就一项加强监管对冲基金的提案进行表决,后来因奉行自由市场的共和党人反对而被否决。不过,William Liu认为,麦道夫事件后,监管者将会对这个行业进行修正。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