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民币汇率何去何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6日 14:46  财富时报


  中国应利用目前市场上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发生分化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包括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区间和减少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力度

  -张明 文

  12月1日与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两天罕见地跌停,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较前一交易日分别走低156个基点以及22个基点。市场对此异常关注,不少分析师认为,这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始反转的信号——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是否会就此走上贬值之路?

  汇率政策改弦易辙?

  目前市场上的确弥漫着人民币贬值的预期,人民币海外无本金交割市场(NDF)上显示一年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贬值至7.20的水平。产生贬值预期的主要原因包括:第一,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大幅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显著缩小了中美利差,通过利率平价降低了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第二,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仍在继续,这意味着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将继续抛售其在新兴市场国家的风险资产,将流动资金调回国内偿还负债以及投资于美国短期国债等低风险资产。国际收支数据证明“去杠杆化”同样发生在中国,即最近几个月的外汇储备增加额减去贸易顺差与FDI是负值,这表明短期国际资本可能流出中国。第三,9月份与10月份中国宏观经济数据显著下滑,工业增加值与电力消耗数据下滑幅度更是惊人,这引发了对中国GDP增长率可能大幅下滑的担忧。第四,次贷危机爆发至今,中国出口饱受重创——考虑到出口下滑释放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可能引发社会不安定,市场判断中国政府可能会通过制造人民币贬值来刺激出口增长。2008年第三季度,中国央行货币政策报告一反常态地没有继续提及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这被认为是汇率政策可能反转的一大信号。

  然而,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普遍预期并非基于人民币的基本面因素,而是主要基于对中国政府未来政策的预测。毕竟,中国并未完全放开资本项目管制,人民币也并非完全自由兑换,这导致中国央行成为中国外汇市场上的最大参与者。从目前外汇市场的美元供求来看,如果没有中国央行入市干预,则市面上的美元供给依然大于美元需求。首先,今年以来,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不降反增。2008年第一至三季度,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分别为332.2亿美元、420.6亿美元和514.8亿美元。其次,相对于美国,中国依然是FDI流入国。再次,虽然“去杠杆化”导致部分短期国际资本流出中国,但目前中国外汇储备依然在不断增加——这说明流入的外汇资金依然远大于流出的外汇资金。此外,虽然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信心有所下降,但市场仍普遍相信中国经济基本面远优于美国。毕竟美国经济第三季度已经进入负增长,而中国经济第三季度依然有9%的增长。

  因此,如果中国央行没有加大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外汇市场上的美元将依然供大于求,这自然会导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继续贬值。由此可见,最近两日来的人民币对美元大幅贬值,极有可能是中国央行加大了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力度,在外汇市场上购入美元,人为加大美元需求,制造美元供不应求的局面所致。毕竟,作为中国外汇市场上最重要的交易者,中国央行有绝对的控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向的能力。

  出口小利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