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财经 > 评论 > 中国行动应对经济下滑风险 > 正文
本报记者 袁伟华
相比较投资的力度和速度而言,通过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相关政策依然“短板”。数据显示目前在我国,投资每增加1%,可拉动GDP增长0.2%;居民消费每增加1%,可拉动GDP增长0.8%。目前来看最为直接的提振消费措施还仅限于“家电下乡”,显然,全面消费的启动仅靠这些还远远不够。
“家电下乡”能否撬动农民消费热情
方福军所在村里的一家矿山企业,除技术工之外的一般工人每月能拿到至少800元的固定工资,一年下来可以有1万多的固定收入。在矿上干了近5年的老方已经很满足,去年秋天,他的二层小楼在原宅基地上拔地而起。在农村,证明家庭财富最好的办法只有一个——— 盖房。
不过让方福军倍感骄傲的大房子里,上下两层七八个房间内的摆设却寥寥无几,除了一台电视机、一台VCD外几乎没有其他家用电器。
村支部书记方福山告诉记者,相比之下他们村的收入水平已经是全县中上等水平,但是消费观念却仍然比较落后。“村民有钱一般都用在盖房上,很少添置家用电器。”据他粗略计算,村里100多户人家有洗衣机的大概有40多户,有冰箱不过10多户。
采访中,河北某高校一位长期关注农村经济问题的专家告诉记者,在推动家电下乡的过程中显示出了一些不好的倾向,“有观点把家电下乡作为缓解家电生产企业高库存的主要途径,其出发点从一开始就是有问题。”该人士表示,推动家电下乡是我国近几年一直实施的刺激消费政策之一,其根本目的是培育农村消费市场,而不是把农村作为外销不畅之后的库存商品倾销地。“换句话说,如果将家电下乡作为刺激农村消费拉动内需的权宜之计,其作用不会很明显。”
启动农村消费的前提是降低基础设施门槛
像方福军一样,农民如今仍然崇尚有钱就盖房,而不是花在电器和生活用品上。一个制约农村消费的重要原因是,农村地区消费现代产品所需的公共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比如没有自来水,就用不上洗衣机;没有供应电力的设施,就谈不上用冰箱。
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0%,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5.7个百分点,增速低于城市2.1个百分点,比2007年扩大了0.5个百分点。尽管有些滞后,但农村所蕴藏的巨大消费潜力还是可以略见一斑。专家认为,不管是家电下乡还是其他刺激农村消费的政策,其前提应该是降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给消费设置的门槛。
消费增长源于农民增收
对于大部分农村消费者来说,收入的变化对消费行为和消费意愿的影响要更强烈一些。近期一方面农产品价格出现下跌,农民出售的农产品收入下降,另一方面农资和农村消费价格持续上涨,造成农民收入被扩大的价格剪刀差吃掉,直接影响了农民生活消费水平和消费的意愿。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相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农村消费的主要障碍有几个方面,首先是农民收入问题。根据近几年统计数据测算,2007年农民人均年收入为4140元,农民人均年消费额约为3312元,消费总额约为24100亿元;城镇居民消费约是65100亿元。
另外,农村的消费环境问题也值得关注。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医疗服务价格的上涨,农民对未来支出的预期大大增加,进一步降低了农民的即期支出。
农村消费需投资带动
业内普遍认为,如果此轮拉动内需做到让农村、农民不缺位的话,可能前期仍需相当数目的投资来带动。
一些分析人士担心,中国推动大规模的投资以提振经济,可能重走1998年的老路。当时中国政府为拉动经济增长,同样提出了扩大内需的政策,不过最终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消费却始终低迷。“1998年我们利用商品房改革刺激消费市场,”业内人士表示,“这次也要找到一个刺激消费的落点,沉睡的农村消费市场正是合适的方向。”采访中,中国社科院相关人士表示,此次一揽子消费新政的破题,正好可以打消这种顾虑。预计在即将召开的经济会议上,如何加大对消费的实际拉动将成为关注重点。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