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政府缘何舍本救花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1日 14:20  人民网-市场报

  对美国政府而言,“花旗”是不能坠地的,因为它实在太大,影响范畴太广太深。若放任其破产,必将引发难以收拾的全球性金融灾难,并进一步撼动本已摇摇欲坠的、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金融体系。

  相反,一旦救助产生效果,则有助于稳定整个金融体系,从而给美国金融注入强心针,给美国政府多赢得一点喘息的时间。

  日前,美国联邦政府同意对濒临破产的花旗银行实施救助,内容包括投资200亿美元购入花旗8%优先股,并和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美联储联手承担其高风险投资组合3060亿美元。美国政府承诺不介入花旗内部管理,不要求重组高层,但要求花旗严控高管薪资。

  这样做的实质,是动用政府资源,为一家商业银行的部分资产负债表提供担保,也就是通俗所言“让全体国民为银行家的失误埋单”。虽然美国国会已经通过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但对这样的做法反对声音仍然很大,况且保尔森财长不久前刚刚宣布“暂停”由政府吸纳华尔街不良资产,如此大手笔干预花旗,实属惊人之笔。

  不久前,一项救助三大汽车巨头的计划刚刚搁浅,虽然阻力来自国会,但政府方面的消极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汽车产业是美国经济重要支柱,其生死存亡关乎1/10的全美就业人口,美国政府却吝于出手。与此相反,救助花旗却显得效率惊人,出手如电,厚此薄彼,何至于此?

  正如美国政府官员所指出的,做出援救花旗的决定,是为了恢复对金融体系和美国大型金融机构的信心,显示美国政府有意愿、有能力保护美国纳税人和美国经济。花旗是全球最知名金融品牌之一,在106个国家拥有2亿以上的客户账户,一旦花旗崩溃,其大规模的抵押贷款、信用卡、商业房地产和大额公司贷款的投资组合继续恶化,影响将波及几乎每一个美国纳税人,甚至世界上众多公司、消费者也难逃厄运,其必将产生的恐慌效应,更将形成可怕的、摧毁性的市场杀伤力。

  对美国政府而言,“花旗”是不能坠地的,因为它实在太大,影响范畴太广太深。若放任其破产,必将引发难以收拾的全球性金融灾难,并进一步撼动本已摇摇欲坠的、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金融体系。

  相反,一旦救助产生效果,则有助于稳定整个金融体系,从而给美国金融注入强心针,给美国政府多赢得一点喘息的时间。

  不仅如此,由于金融危机已从抵押贷款的信贷亏损,逐步蔓延到诸如信用卡、商业地产等原先被认为风险相对不大的领域,此次对花旗的救援,也可对今后类似行动提供一个标准范例。

  由于风险投资面临崩盘压力,破产绞索越套越紧,日前花旗股价累计跌幅达60%,创16年来低点,这也迫使美国政府不得不加快干预速度,因为再斟酌就来不及了。

  问题是,花旗仅资产负债表中就有2万亿美元资产,其最终亏损究竟有多少尚难预估,美国政府的注资能否填平这个不知深浅的洞穴尚未可知。经过前一阶段的救市,美国7000亿美元救市资金已用掉一半,如果花旗再出问题,或者其它企业仿效花旗伸手,美国政府又当如何应对?

  但是,既然“花旗”绝不能坠地,美国政府承担不起沉重的后果和连带效应,那么即使救市是一杯苦酒、毒酒,它也只能捏着鼻子喝下去。

  (陶短房)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