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当心18万亿投资泡沫淹没我们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8日 18:32  投资者报

  最近投资界流行一个真实的谈资,各地来京跑项目审批者,拥堵了北京三里河中央部委办公区。从10月以来,这里的餐厅始终人满为患,包间很难订到,散座上食客们谈论的也是动辄数十亿、上百亿的项目审批,这种多年未见的盛况,令此前因生意不好而关张的餐厅老板眼红不已。

  出现这一独特景观的原因很简单,“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吹牛不上税,就怕你不吹”。自国务院宣布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以来,中央部委和地方省市纷纷表态跟进。到11月底,全国24个省份已宣布的投资计划总额超过18万亿元。虽然这些计划并不一定都能获批,但在市场经济改革30年之际,如此惊人的投资狂潮,包含了多少不切实际的泡沫,还是非常值得警惕。

  3周前,基于当时可见的18个省份约2万亿元投资计划,我们曾估计,其他省份可能宣布1万亿元左右的投资方案,加上铁道路和交通部当时已透露的近7万亿元投资计划,我们估算全国将有10万亿元的投资总额。对此有人认为估计过高,但现在看来,我们保守了。

  然而,18万亿元是个什么概念?等于13亿中国人大约人均要花14000元。去年中国GDP总量是24万亿元,如果各省份目前提出的投资计划都能落实,假如恰好都在明年落实,那就意味着,即使明年中国的出口、消费都是零,我们的GDP总量也差不到哪里去,加上可以带动的社会投资支出,明年中国仅靠投资就可以保增长,这会是真的吗?

  明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恰恰就被画成了饼,由不得你不信。各省份慷慨陈词保增长,信誓旦旦扩投资,这其中有多少是靠不住的政治做秀或盲目攀比?投资也好,增长也罢,都有其规律,并受制于各资源配置,不是想投多少就可以投多少,也不是想有乘数效应,就一定能投1元带动2至3元,过于主观的计算或预测,其实是一种欺骗和误导。

  目前看,这些投资计划多是大型建设项目,通常要经国家发改委备案或审批。因此,要遏制这一轮从上到下的投资跃进,中央的态度和发改委的尺度,就颇为关键。如果发改委能把好关,惊人的18万亿元投资计划,必定可以挤出很多水分。

  一些可上可不上的大型建设项目,就不必凑热闹了,每个投资项目的精细化预算,也可以做得更好,而不能萝卜快了不洗泥,给虚报者造就寻租捞钱机会。此外,中央宣布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里,有相当部分是大型项目建设,可能与各省份投资计划有一定重合,应当逐一去掉这些重复计算的部分,给公众一个清晰而真实的未来投资规模。

  在这场投资竞赛里,还有更耐人寻味的反差:浙江这样的经济发达省份,明后两年计划投资3500亿元,而辽宁省仅明年在基建等方面的投资就有1.3万亿元。这看似有一定合理性,因为不够发达,所以要多投资。但细想其中玄机,却让人担忧:富裕省份的市场经济体系更完善,政府部门不能想怎么折腾就随便折腾;而不那么发达的省份,计划和行政色彩更重,政府主导大规模投资的可能性更大,何况在宣布投资数字时,拍脑袋的概率很高。

  还有点理性的投资者,都应当对各级政府部门的群体性投资狂热保持冷静。试问,无论18万亿元还是8万亿元,政府部门要落实如此庞大的投资计划,钱从何而来?

  如果主要由政府投资,那就要求中央和地方财政首先多收入,减税将因此难以推进,甚至不排除加税或费,从而直接影响企业经营和个人收入,对刺激消费很不利。更何况,花纳税企业和个人的钱时,政府支出效率之低,从来让人不放心。最新的例证是,近期中央又在花很大力气,督查专项投资是否用于项目建设上,而不是被地方政府拿去建楼堂馆所。

  中央或地方政府多发债券,也许是好一点的解决办法。但那意味着各级政府巨额赤字财政,最终这些赤字还得纳税人去还,我们不过是透支未来做今天的事,即使保住明年GDP不大幅下降,也可能是短视的治标不治本。何况1998年广国投事件已经充分暴露,地方政府随意发债并不可行,而现在是不是重启地方政府发债的好时机,值得认真研究。

  因此我们看到许多人主张,大量向银行贷款用于投资,这是更吓人的建议。且不论大型项目的投资安全还需仔细论证,单是放任各级政府主导建设投资,就可能为了一时增长景气或GDP数字,再度逼迫好不容易转制了的商业银行,违背风险控制原则,随便发放贷款,进而形成新的不良资产,危及银行和金融系统安全,纳税人不得不最终再去买单。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央行多印钞票或大幅降息,增大货币供应量。这样放任流动性的结果,也会有较大风险,新一轮通胀将在通缩后如期而至,企业和居民存款的购买力将大幅缩水,新一轮的股市、楼市及更大范围的金融与经济泡沫,弄不好会淹没我们所有人。

  所以,为国计民生考虑,为投资安全着想,我们期待各级政府部门放弃大跃进式的投资思维,逐步回归理性,不要再以保增长之名,行与民争利之实,并置中国于更大不确定之中。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