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时评:如何看待中国大量持有美国国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4日 05:23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张曙东

  近期,“中国成为美国国债最大的海外持有人”这则消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金融形势,应该怎样看待这一新变化?

  首先,必须承认的一个现实是,美元仍然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美元资产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在当今世界上仍然首屈一指。二战以后,美元霸权地位虽然经历风雨但依然屹立不倒,根本原因在于有美国强大的综合国力作支撑,汇率政策和国家利益左右着美元长期走势。美元汇率的起起伏伏都能给美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美国将会竭力维护美元的霸权地位。在全球主要央行的外汇储备中,美元比重高达60%以上,近几年相对比较稳定。即使美元资产的主要持有人有意大量抛售,且不说会对存量资产账面价值造成严重影响,如何寻找买家以及兑现资金转投哪个市场都成问题。

  其次,如何看待美国国债和其他资产如大宗商品在我国海外资产尤其是外汇储备中的地位?我国是一个资源和能源短缺的国家,未来铜、石油甚至水等资源和能源都将显得弥足珍贵,但直接大规模建仓这些产品是不现实的,因为我国外汇资产数额巨大,容易引起国际金融市场的大幅动荡,并引起不必要的摩擦。规模仅为2000亿美元的中投公司在国际金融市场产生的影响就已经超过了我们的想像,更不用说10倍于之的外汇储备了。这并不是说我们的储备资产不用分散化,间接地、战略性地购买部分大宗商品是有益的,但我们不应对小规模分散化带来的整体收益率改善抱太高期望。

  其实,美国国债仍是当前国际金融市场上最具流动性、信用风险相对最低的资产,增持国债尤其是短期品种是危机期间“现金为王”思路的体现。与此对应的是,美联储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外国央行在最近的七周中连续减持风险偏高的美国机构债,而继续青睐美国国债。

  第三,在日益复杂的国家博弈中,我们应该充分把握债权人的主动权,虽然不必效仿美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进行国际援助时采取的近乎要挟的做法。就美国而言,放松向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的限制、向中国金融机构放开美国金融体系准入、允许中国在美国进行更为自由的并购等等,都可以成为谈判的内容,而这些都是美国所信奉的自由主义的应有之意。鉴于我们拥有巨额的外汇资产,中国开展的国际援助应该可以拓展到更广泛的范围,中国应该可以在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中掌握合理的话语权。同时,针对持有美国国债等可能面临的汇率贬值、通胀等风险,我们可以要求更高的溢价和保障措施,或者更进一步地考虑发行熊猫债券等。

  最后,虽然成为“最大海外持有人”,我们的财富在增长,但富裕感受并没有同步增强,表明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存在改进余地。

  在美国财政部公布的中国大陆持有美国国债的数据中,大部分应该来自我们的外汇储备,而后者中又有很多是贸易顺差和FDI等创造的。面对不断刷新的外汇储备数据以及随之而来的“增长的烦恼”,以往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政策和地方政府以吸引外资为首要任务的执政理念均需要变革。毕竟,持续用国内的宝贵资源和能源等去补贴世界是不可取的。此外,从国民收入核算的角度来看,贸易顺差对应着高储蓄,而高储蓄的根源又在于经济主体未来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因此,当前应加大涉及民生的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投资力度。

  相关专题:次贷危机进一步加剧

    相关报道:

    美国国债收益率降至历史最低

    我国是否应增持美国国债引各界关注

    美国国债:中国最不坏的选择

    李连仲:中国增持美国国债占了大便宜

    沈洪溥:增持美国国债是双赢选择

    中国成为美国国债最大持有国

    增持美国国债并非仅是无奈

    中国成美国国债最大海外持有者 美国媒体担忧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