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真救市就得拿真金白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9日 18:03  《商务周刊》杂志

  已经跌到5港元的中石油、跌到2.8元的中国电信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吗?至少比中投公司花巨资买美国证券而损失惨重强许多吧

  雷曼兄弟香港公司一位刚刚离职的高管到北京来,话题绕不开我们共同深陷其中的金融危机。但他更感兴趣的是三中全会农地改革的政策。在他看来,这项改革一旦启动——比方说光允许农民宅基地流转,就将极大地提升中国经济的内需比重,极大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进而为中国未来十数年的经济持续高增长提供巨大的原动力,“就像股市规律,熊市总会结束,而牛市重来时,那些被错杀的好股票一定会迅速涨起来,中国真可能成为全球危机过后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暗淡的煎熬岁月里,丢去饭碗的这位香港朋友让我们感到一股罕见的欣慰。

  中国领导人在多个场合强调:“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影响有限”,“中国有能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与此对应的政策转变是“审慎灵活的经济政策,保经济增长稳定,保金融市场稳定,保资本市场稳定”。而中央三中全会强调扩大内需的增长模式是要有一系列配套的财政金融政策跟进的,如果再加上农地改革这项巨大的变量措施的逐渐展开,中国经济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独立行情”。

  但宏观经济的切实好转取决于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步骤,也即前途光明但走向光明需要一个并不短暂的过程。而让资本市场确认宏观经济走出谷底要有时滞性。在此“时滞性期间”股市依然会黯淡,依然会让我们备受煎熬。因而改变经济政策并不必然地意味着能够救赎股市。

  改变经济政策进而促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是救股市的基础,是股市长期转好的保障,而应对短期的市场崩溃,还得从能有立竿见影之效的改变供求关系的政策入手。

  既然我们的领导人确认“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并且随着经济政策、措施的调整和实施,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趋势会更好,那么目前已经具备“晴雨表”功能的中国股市如此低迷,便是非理性的,改变这种非理性的认识首先得政府出手。比如政府完全可以组建几千亿的平准基金,大量买入能反映中国经济真实状况的上证50指数股,或者通过大宗交易买入具有投资价值的“大小非股”;一旦政府带头买,相信公众会跟着买,实现中央号召的“财产性收入”,而“大小非”也不会再非理性抛售。若说平准基金马上组建有困难,还可以让中投公司在香港大量买中H股、红筹股。已经跌到5港元的中石油、跌到2.8元的中国电信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吗?至少比中投公司花巨资买美国证券而损失惨重强许多吧?

  这样拿真金白银入市改变供求关系,才会让资本市场相信“中国经济基本面是好的”。欧美政府组织数万亿美金救市,至今尚未见效,是因为他们的经济正在走向衰退;而我们拿出数千亿人民币救市对应的是基本面尚好的经济,我们迟迟不出手的理由何在?

  保经济、保金融、保资本市场,这“三保”的政策,如果连最容易保住的资本市场都保不住,那么资本市场的崩溃和长期低迷一定会反作用于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到那时我们要“保”的恐怕该是社会稳定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