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油价与国际接轨咋那么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8日 14:16  城市快报

  据新华社电

  国际油价11日跌破每桶60美元后,13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国际原油价格又跌破55美元,收于每桶54.67美元。有关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的呼声日益强烈,在消费者看来,国际油价涨我国应该涨,而国际油价降我国也该降。那为什么国内油价与国际接轨不能立竿见影?

  中国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颇为复杂。主要是以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市场成品油交易价格为基础,参考运杂费、保险费及国内关税及由国家确定的成品油流通费用,最终形成由发展改革委颁布的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中石油与中石化再在此基准价的基础上上下浮动8%的范围,最终制定出终端零售价格。

  业内人士认为,这种价格机制存在两大弊端:首先是滞后定价,一般而言国内成品油价格会滞后于国际油价一个月时间。另一弊端是油价倒挂。中国原油价格已与国际市场接轨,而成品油价格仍受到国家调控,采取的是区间定价,即只有当国际成品油价格波动大于一定幅度时,发改委才会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这一弊端造成经常发生的情况是,发改委出于调节通货膨胀的考虑,即使国际成品油价格上涨超过了既定区间,国内成品油价格未必会上调,即使上调,幅度也较小。另一种情况是,当国际成品油价格随着原油价格回落时,出于保护国内炼油企业的目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并不随之回落。能源专家认为,由于原油与成品油价格接轨的不对称,不论生产者还是经销商,往往不看市场而紧盯政府调价,影响了市场的正常运行。

  其实,油价与国际接轨实质上是定价机制与国际接轨。专家认为,从短期过渡看,定价机制改革与国际接轨存在两种接轨方式:一种是直接接轨,即现行机制;另一种是间接接轨,指的是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接轨,即跟踪布伦特、迪拜和米纳斯这三个产油区的价格,在此基础上,加上国家核定的原油加工为成品油的加工成本和销售差价后形成的价格。从改革长远目标看,定价机制走向市场化最终要完全放开油价,由企业根据国际国内市场状况自主定价。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