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积极财政政策10年轮回 称谓相同打法大不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1日 07:35  证券日报

  □ 本报记者 朱宝琛

  财政政策由“稳健”调整为“积极”,货币政策则由“从紧”调整为“宽松”。这是近一个月来决策层对我国未来调控政策走向作出的最新部署。专家认为,两次应对危机的政策调整着力点明显不同,此次宏调转向侧重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 。

  业内众多专家认为,决策层对此前实施多时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实属形势所迫。调整不仅仅只是一个提法上的转向,同时表明在当前特殊经济环境下,决策层为防止经济萎缩、提振市场信心,依然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组合拳”寄予着厚望。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世界性周期调整和历史性结构的调整的双重压力。即使没有外需的巨大变化,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也越来越紧迫。历史经验表明,在经济形势相对严峻之时,往往会对经济调整产生“倒逼”作用,从而为新一轮经济增长打开空间,因此,“调整同样意味着机遇”。

  十年前,面对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国内通货紧缩、国企大面积亏损,我国运用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一政策一直延续到2002年。在亚洲金融危机后的1998年到2000年间,我国每年发行约105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财政刺激计划;在2001年到2002全球经济低迷时期,我国则每年发行了1500亿元特别国债,以刺激经济增长。

  十年后的今天,面对美国次贷危机蔓延以及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中小企业大面积经营困难,我国再次扩大内需。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对记者表示,此次扩大内需正值中国经济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经济增长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已迫在眉睫,我们不可能再来重复十年前“扩大内需”模式。

  “这需要我们站在更高的历史视角,并顺势借用‘大内需’的特殊时机,强力实施国民经济战略转型,以期实质性地提高全体国民福利。”董登新说。

  十项措施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之际推出,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这应该说是政策提前出台,宏观调控政策已经显示三中全会提出的充分的灵活性,在严峻的新的形势下,迅速出手,大力度地‘保增长’。”

  自今年7月27日央行网站公布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二季度例会声明中首度“从紧”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已经历四个月“灵活审慎”过渡期。此次决策层的明确表态,表明货币政策又发生重大转变。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决策层正式为货币政策定调或许也意味着有关各方已对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达成了共识。

  瑞银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分析,虽然全面的措施已经出台,但国际环境、出口的压力才刚刚开始。政策都是有前瞻性的,但真正见效需要时间。

  汪涛同时指出,十项措施可以提升投资信心。目前企业投资信心不强,政府首先出钱加大投资力度,加之银行的配套贷款,可以提升整个社会的投资力度。

  此外,业内专家一致指出,在当前A股低迷时期,中央政府在宏观面出台系列政策,有利于改革和提升当前整个经济基本面,使股市有一个根本的支撑。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