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建行副行长:不能把发展金融作为根本目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 07:10  证券日报

  □ 本报记者 姜楠

  在由《证券日报》主办的“第四届中国证券市场年会”上,建设银行副行长范一飞指出,此次金融危机对于我国来说,最关键的是要吸取经验教训。他从中总结了五点启示,希望我国经济建设者们能够“无则加勉”。

  范一飞谈到,此次危机与以往有很多不同,而分析后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宽松自由的货币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以及对高油价的不作为给此次危机的爆发营造了客观环境。

  承认此次危机导致全球财务萎缩,投资者利益受损,进出口贸易等实体经济受到拖累等负面影响之后,范一飞很“另类”的提出,危机也有正面的影响:由于这次金融危机爆发,资产泡沫开始破灭,全球大宗资源类商品价格回落。这对全球经济增长,包括抵御通货膨胀有正面的作用。目前原油价格已经跌破每桶65美元。整个大宗商品的价格已经下跌的35%。铜、锌、镍都从创记录的高点下降了40%之多。生产成本得以降低。还有一个好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可以从别人的教训里面获取经验,尽量少走弯路。

  他从五个方面仔细阐述了此次危机带给我们的启示和教训。

  一是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和经济平衡的关系。他认为,我国过去始终存在经济不均衡,但也实现了经济增长。美国经济严重失衡,与我国情况相比,虽然失衡的具体形态不一样,但是失衡本身的状态存在。很多方面正好相反,比如说美国的双赤字,在我国这里表现为双顺差。美国消费过度,而我国一直在呼吁扩大内需,就是经济增长的三个因素里面怎么样启动消费。这种失衡相当长一段时间还会伴随着我们。如果想要把消费上不均衡的现象完全消除了,可能同时会把国家经济的活力和动力也消除了。但是经济失衡终究是要有一个度,要把握好这个度。超过了这个度我国的金融风险会急剧地增加。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既要维持我们的经济有足够的增长,但是也要防止经济过度失衡。

  二是要正确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他认为,相比美国而言,我们国家的金融市场发育得远远不够,需要我们加快发展。但是有一点要非常清醒,金融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但是不能把发展金融本身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在经济结构的比重划分里面,金融究竟应该占什么样的比重值得研究。金融业发展不足,会导致社会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但是金融发展过度,比如说金融业在GDP里面的比重占到50%以上。或者说一段时间里面,整个金融业创造的利润要占全社会企业利润的55%以上。这就非常危险了。因为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会导致社会信用膨胀,会挤占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占用过多的资源。特别严重的是随着经济的过度发展,会引发泡沫经济。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恰恰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

  三是要正确处理好进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

  四是要正确处理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治理的关系。

  五是要把握好中国资本输出总量。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