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投连险退出银保江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7日 13:37  上海金融报

  记者徐静

  去年为险企扩充保费规模、抢占市场份额立下汗马功劳的投连险,现如今或将退出银保江湖。记者获悉,包括中国人寿、泰康人寿在内的多家保险公司,已于日前叫停了投连险在上海银保渠道的销售。记者走访了沪上多家银行网点,几乎未见投连险的踪影。不少银行理财经理均表示,现在这行情,投连险根本卖不动,不退保就不错了,现在保险公司都改推分红险了。

  纷纷转推分红险上海保险同业公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7、8、9三个月投连险保费收入连续下滑,分别为:3.46亿元、2.26亿元、1.85亿元,第三季度合计揽入7.57亿元,同比下滑64%。9月份,被统计的在沪33家寿险公司中,共有20家开卖投连险,11家公司业绩出现同比下滑迹象,其中8家公司的投连险保费下滑幅度超过了40%。招商信诺人寿下滑幅度最多,达到95.6%。

  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家保险公司都急于同投连险划清界限。

  新华人寿表示,投连险、万能险要到明年才开始销售,目前主推分红险。中国人寿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从4月22日推出“裕丰投连险”,但是事实上,上海分公司根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推过投连险,仅有的两单11万元也是卖给公司内部人士。中国太保表示从未推出过投连险,中国平安则表示,公司在推投连险方面还是比较谨慎,投连险仅占保费总量的7‰。另外,一直以来投连险做得比较出色的泰康人寿除了在银保渠道外,目前在个险、网上等渠道也不销售投连险。

  中国人寿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李爽表示,投连险专业性极强,银行渠道的销售人员很难完整准确告知,再加上银保投资者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也非常有限,所以投连险并不适合银保渠道销售,下一阶段各家公司会重点推期缴型的分红险。

  规范销售势在必行业内人士表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资本市场的活跃程度直接决定了投连险的销售情况。

  不过,与此同时也不可忽视,投连险误导仍然存在。前一段时间,天津、山东等地保险公司遭遇了投连险的集体退保,究其原因就是产品销售误导。相比分红险和万能险,投连险的投资风险完全要由客户自己承担。如果说保险公司在销售环节就能把可能的风险告知清楚,让客户有一定的风险承受准备,那么一段时期的账户缩水,并不会引发大规模退保。但事实上,很多寿险公司为了上业绩,销售带有误导,大多只谈高收益避谈风险,导致客户在面对账户现值缩水时产生巨大心理落差,从而影响了投连险的长远发展。特别是国内投连险销售人员只持一证上岗,证券专业知识仅仅依靠企业给予的专业培训,明显不足。

  不过值得欣喜的是,监管部门对于新型投资型保险的销售监管正在逐步加强。日前,上海相关监管机构就向沪上各家保险公司下发通知,计划对投连险和万能险的销售人员进行考核,只有考核符合标准的销售人员才能获得资格销售。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考核的对象中除了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之外,还将银保渠道柜台销售人员列入考核范围,以全面杜绝由误导销售引发的投资型保险退保风波。

  转换账户来保值恰逢熊市,投连险销售几近停滞,那么买了投连险的投资者又该如何操作呢?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赚与赔,如同硬币的两面,任何参与投资的人都应该看到它的双面性,并且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才不失为理性的选择。资本市场持续低迷,面对投连险的不断缩水,投资者现在退保显然是不划算。以投保10万元的银保投连险为例,第一年一般先要扣除3%的手续费;有的险种还要再扣除2%的买卖差价,其余的钱才进入投资账户。退保的手续费根据不同公司险种有不同规定,一般在1至3年内退保,按照当时账户价值还要扣除1%的手续费。投资者不妨启动“账户转换”功能,将资金从激进型账户转到稳健型账户,来达到暂时回避风险的目的。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