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 林
国内金融机构近来再次掀起新一轮“海外抄底”波。继中投公司10月18日追加对百仕通集团的投资并增持股份至12.5%后,又一国内金融机构开始出手。据10月20日《南华早报》报道,国开行或将增持全球矿业巨头——英美资源集团股权。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欢迎,并称投资须谨慎是应该的,但在机遇到来时,也必须果断抓住,不能因为以前的失败就变得杯弓蛇影,自缚手脚。(10月22日《每日经济新闻》)
由于全球发生金融危机,一些业内人士觉得当前我国金融企业正处于一个空前的国际并购战略机遇期,这个机遇期不仅仅来自国外金融资产的诱人价格。因为在此之前,我国金融企业面对的是极不平等的二元开放格局:我们在大力引进国外投资者的同时,却对国外核心资产可望而不可及。与此同时,跨国研究也证明,历史上成功的海外并购能够彰显出强大的互补优势,有助于本国企业尤其是后进国家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的确,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我国作为资本输出大国站出来雪中送炭,自然受到国际资本市场的欢迎。问题在于,我国金融企业有多少能力和经验在全球资本市场上“抄底”。更让人担忧的是,在可能很快到来的美国经济衰退中,这些投资又将蒙受多少损失?在这方面,我国金融企业是有深刻教训的,其中典型的案例,是中国平安投资富通集团。
去年11月,中国平安斥资约18.1亿欧元购买欧洲知名的金融机构——富通集团9501万股股份,约占总股本的4.18%,成为其最大单一股东。此后,中国平安继续追加对富通集团的投资,认购其5%的新股,以保住第一大股东的席位。可中国平安的投资并未踏上“幸福旅程”,相反,从此噩梦不断。半年报显示,该公司投资富通集团股票的市值变动损失人民币105.4亿元。
如果我们从国际并购的角度来看,即从业务整合和平台构建的视角打量平安并购富通投资,将会赋予这些看似冒险极端的举动更多的战略含义。在海外并购中,如果忽视了金融泡沫的风险,将会贻害无穷。其实,近几年,我国金融企业的海外并购之路不会平坦,60%以上的并购都曾以失败告终。显然,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文化等因素上的差异,我国金融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的可能性要远大于国内并购。
要避免盲目“走出去”的投资风险,当年日本的教训值得许多国内金融企业吸取。上世纪80年代,随着日元迅速升值,日本人开始沾沾自喜于泡沫经济,并且展开“购买美国”行动。一时间,作为美国象征的洛克菲勒大厦被三菱公司买到,哥伦比亚电影公司被索尼买到。然而,当泡沫破灭后,日本人才发现自己买的也是“泡沫财富”,如三菱公司在花14亿美元购买洛克菲勒中心后不久,就以半价再次卖给原主。
对于当前我国金融企业掀起的海外并购热潮,市场分析师认为,一方面,次贷危机尚处于“发酵期”,海外金融机构的风险未必见底,犹如股市大跌后的“抄底”,不是没有反被套牢的可能。雷曼兄弟公司出现危机后没人愿意接盘,说明其已不再是香饽饽。另一方面,“抄底”也是要有优势的,国内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本身缺乏,若不能从中国平安投资富通集团的案例中吸取教训,又如何在危机时期出手投资于海外金融机构。
中国银监会研究局副局长范文仲指出,“抄底”是不可实现的,中资银行要理性对待海外并购。中国银行业需要走出去,但需根据自身能力和风险评估决定发展计划。永远不要想在市场最低的时候买,想着要抄别人的底,这种贪婪心理是造成所有金融业危机和泡沫的最根本原因。只要是学经济学的,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就是永远不要想抄底。
需要明确的是,“抄底”决不应是我们理解中资金融企业海外并购背景因素的唯一视角。现实地看,我国金融企业尚不具备跨国并购、运营的素质和能力,尤其在金融领域,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全方位的,“抄底”还不具备优势。金融企业要保持清醒,因为全球金融危机还在起步阶段,还未真正见底,这个时候,如果国内金融企业就急着“抄底”,一旦失手,成本更高。即使见了底,恐怕也需要很长的恢复期,金融企业也应慎之又慎,不能仅仅为了冲浪而“出海”,更不能简单地以为人家在“甩货”,得有长远眼光和规划。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