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下行压力日增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1日 14:27  燕赵都市报

  三季度GDP已然下滑,并且因国际金融危机尚末好转,中国GDP下滑趋势会持续一段时间。宏观调控政策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货币政策会继续松动?

  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由于对宏观经济下行的担心,从紧的货币政策早已开始松动。近期,央行连续两次降息,而且是“两率”(利率、存款准备金率)齐降。

  其实,7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就是宏观政策变化的风向标。年初的“防通胀”目标变为“一保一控”后,从紧货币政策随之开始松动。

  经济学家韩志国认为,三季度GDP肯定是下滑的局势,“如果下滑趋势还将持续的话,货币从紧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会迎来通缩烦恼吗?

  可以印证经济下行趋势的还有两组数据,三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指数比二季度回落8.8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6.1点。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比二季度和上年同期回落11.0和19.2点。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所经济研究室副主任樊彩跃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逐季惯性下滑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一些看法较为悲观的学者认为,9月的数据说明,不但通货膨胀已经完全得以控制,而且宏观经济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通货紧缩苗头。一旦通货紧缩的预期出现,要扭转回来并不容易。但也有专家抱乐观看法,最新的经济数据或促使决策层调整去年以来的“偏紧型”政策,采取中性偏松的政策,即在“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下进行结构性松动,全面通缩并不会到来。

  财政政策调整在即?

  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已成定局,中国出口疲软可能持续较长时间。若转向积极财政政策以提振经济,那么必须以刺激内需特别是消费为重点。投资的重点可能包括:扩大医保的范围,构建农村医疗网络,防止“因病致贫”;放开粮价,加大对城镇低收入人群的补贴;面向中等收入家庭减税,创新国内消费市场;调整出口退税,扶助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

  如果恰当运用财政政策,则政策额外拉动GDP增长1.5至2个百分点完全是可能的,2009年中国经济仍可能保持8.5%-9.5%的增长。

  减税时代还会到来吗?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近日对外界表示,今年1—9月,全国财政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不到26%,低于去年全年33%的增幅。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可能出现下滑的影响,他的建议是应当采取加快增值税转型等减税政策,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贾康认为,在原有的稳健财政政策之下,应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在优化经济结构的作用,提高财政政策的针对性。

  在具体政策方面,应当尽早推行适当减税的政策,在当前经济热度不再成为压力的时候,应争取把增值税转型推广到全国,同时还可以优化所得税细则,对企业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实施优惠税收政策等,在优化经济结构方面,还可以推出资源税等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