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永苗/文
改革精英应该为民众潜在的诉求呼吁,把它们转化为明白的法律诉求,用理性的法律权利来表达,让民众的愤怒成熟
前一阵子,著名经济学家,媒体口中的“中国良心”吴敬琏先生,被一个谣言击中,说他卷入美国间谍案被带走,后来证明是子虚乌有。权威部门澄清之后,很多网民还是发帖,说他们相信吴敬琏确实有卷入,但没有被带走。
谣言长了翅膀,旦夕之间千里,并不仅因为传谣言的人道德不高尚,而是人们下意识或者潜意识里,希望这种事情发生。对于一个自称“双脚站在人民中间,耳朵对准领导”的经济学家,网民为什么会有这种潜意识呢?
这与吴敬琏先生的改革精英立场关系极大。吴敬琏先生一贯批判民粹主义。可是民粹主义的主流,是无法获得理性表达、受到侵害的社会利益。民众并不反对市场经济,更渴望吴敬琏口中良好的市场经济,可是他们无法有一种理性平和的表达,那么他们就使用别样的方式,诉诸于网络语言暴力、坊间流传的笑话和谣言等等。
2007年8月13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了一项调查。调查发现,尽管舆论对富人多有否定,92.9%的人仍然“希望成为富人”。可见穷人实际上并不反对市场经济,相反承认改革伦理,维护改革共识。
市场经济是大多数人能够富裕的最佳办法,所以穷人拥戴市场经济。穷人和富人都参与到市场经济的进程中来,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积极和消极。从人数来看,穷人对市场经济的梦想、情怀、认识就代表了市场经济的目标和功能。市场经济是大多数人的出路。实际上市场经济和私有财产之所以要战胜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是因为前者能更好地满足大多数人的出路。这在西方的自由主义经典里面说得很清楚。
在2005年3月14日全国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回答人民日报记者的提问时,说了这样两段话:一是“我想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位经济学家叫舒尔茨的一句话,他说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二是“世界大多数贫穷人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
可是在我们的经济学家眼里,穷人是市场经济的敌人。几个亿的穷人参与到市场经济,构成市场经济的主体,却被经济学家活生生地抹杀。富人仅仅是市场经济的配件,却被经济学家看成市场经济的化身。绝大部分富人是“腐人”,只有少数才是阳光的。腐败和特权绝不是市场经济的特征,而与腐败和特权融为一体的“腐人”却成为市场经济的化身。仇富,也就是仇“腐”,让经济学家变成了反对市场经济。
很清楚,穷人才是市场经济的化身,市场经济是服务于穷人致富,而不是服务于“富(腐)人”进一步掠夺。穷人仇富(“腐”)是在捍卫市场经济,捍卫市场经济的本来面目。而富(“腐”)人本身却败坏了市场经济,变为裙带资本主义。这样我们可以看到,市场经济的学问,是穷人经济学,并不是富(“腐”)人经济学。
很大程度上,裙带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改革的精英取向有莫大关系。吴敬琏坚持一种精英立场,把改革的各项措施,变成种种空洞的道德,也就使民众无法从中感受到利益所在。改革精英描述中的理想图景,经常带来一些对民间不利,与民争利,或者无法让民众分享改革利益的后果,所以不能让民众信服。民众难以觉得吴敬琏就是为民众代言,与民众休戚与共。正如吴敬琏自己所形容的,是要双脚站在人民中间,而耳朵对准领导,可是精英立场与民间立场的对立,已经不让民众相信吴敬琏的双脚还在人民中间。
这时候,改革精英应该为民众潜在的诉求呼吁,把它们转化为明白的法律诉求,用理性的法律权利来表达,让民众的愤怒成熟。一种理性的政治表达,会扭转民间的话语劣势。如果有了说理机制,或者有知识分子帮他们说话,他们就会把愤怒的拳头放下,发火的眼睛变为平静,网络谩骂和谣言就会大规模减少。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