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谭浩俊:焉能不亏的中投公司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5日 15:32  新华网

  焉能不亏的中投公司

  谭浩俊

  继在摩根士丹利和黑石集团的投资上出现大幅亏损后,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投公司”)又在美国货币基金投资上遭受损失。根据最新公布的美国监管机构申报档案文件,受金融危机影响,中投公司冻结于美国货币市场的资产已达到54亿美元。(10月14日新快报)

  说来真够令人心寒的,在全国人民的热切期待中,高调成立的中投公司从成立到现在,没有听到令人振奋、让人高兴的消息,却传出一个又一个投资失利、投资受损的信息。投资摩根士丹利大亏,投资黑石集团大亏,投资美国货币市场基金Reserve Primary Fund又是一次错误的决策。中投公司俨然成为一个为亏损而生、为美国公司埋单的“替死鬼”。

  中投公司的高管们也许可以找出无数理由,来为自己的投资失利辩解,譬如投资本来就有风险、有的损失只是暂时的、主要是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从长远看不会损失等等。但是,我们要问的是,一个新成立的公司,屡屡出现投资失利,损失惨重呢?公众何时才能听到中投公司投资盈利的消息呢?

  有网友感叹,中投公司反正是国家投资成立的,赚了钱,公司的高管们得政绩、拿高薪,甚至可以获得政治上的嘉奖;亏了本,公司的高管们照样可以拿到让普通百姓望尘莫及的“保底”薪水。

  事实也是如此,这些具有令人羡慕的政治履历、行政背景、职业经历和学历的高管们,虽然一个个以财政专家、金融专家、投资行家、理财行家的面貌出现,但这些长期在政府机关、金融管理机关工作的高管,已经习惯于机关化的运作模式和操作方式,突然进入到完全需要依靠战略眼光、依靠经验、依靠分析和预测进行判断与决策的市场中,能不感到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吗?又如何去从容应对呢?

  从中投公司成立后把投资重点完全放在美国也不难看出,中投公司在投资决策上的行政思维是很浓的。对中投公司的高管们来说,如果中投公司成立以后,没有一些实质性的动作,没有一些具体的投资项目,显然难以对上交待,因此迫切需要找一些项目进行投资。于是,按照一贯的行政思维,把投资美国和美国公司作为了第一选择。毕竟,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投资美国的公司和项目,应该是不会亏本的,即使亏本,也好找理由。

  于是,中投公司对摩根士丹利投资了50亿美元,对黑石集团投资了30亿美元,可是,偏偏这两家公司不争气,市值跳水双双超过70%。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次贷危机爆发以后,在投资者纷纷逃离市场导致美国信贷紧缩,整个货币市场基金业都面临危局的情况下,中投公司竟然对货币市场基金出手,大量投资美国货币市场基金,导致高达54亿美元的投资遭到冻结。

  虽然一位了解中投公司运作情况的人士表示,这只是被冻结,价格上没有下跌太多,所以实际冲击并非那么严重。但是,金融危机还在延续,美国金融市场的风险并没有消除,美国货币市场基金随时有“破碎”的可能,谁又能保证这些被“冻结”的投资不是一块不良资产呢?

  俗话说,不见棺材不掉泪。见了棺材还不掉泪,还在为自己的投资失误寻找借口,这样的投资公司,投资能够不失误吗?实事求是地讲,中投公司如果继续维持目前的管理方式和人员结构,那么到底还要交多少学费、付多少代价,恐怕谁也说不清。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在全球招聘管理人才,引进最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增强市场意识,淡化“行政”意味,让中投公司成为一个真正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投资公司。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