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后奥运营销成长型企业如何借势升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08日 16:36  《中外管理》

  文/吴勇毅

  奥运会已经谢幕,而后奥运营销才刚刚开始。

  随着奥运圣火徐徐熄灭,“一场真正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在北京完美落幕。然而奥运会结束后,人们所理解的奥运精神和文化以及营销活动远没结束。

  奥运营销还没有结束

  有关研究表明,奥运会对一个举办国经济的影响一般在10年左右。有一个通俗的说法,叫“前七后三”,企业除关注之前的7年,还应当关注之后3年的延续效应。在笔者看来,奥运余热期还会持续半年到一年。

  如果奥运结束后企业就停止相关营销,前面的推广成效得不到维系和强化,之前的所有投入都将变成沉没成本,最后所谓的奥运营销昙花一现,品牌得不偿失,而对没做奥运营销的国内成长型企业,如不再“补足功课”,也许将失去百年难得机遇。

  奥运会结束后,国内奥运热并不会马上凉下来,又将掀起新一轮奥运热。从中央到地方,从企业到民众,大家将共同把“奥运明星”和“奥运精神”推上一个新的高潮。卫冕成功的运动员、第一次拿到金牌的运动员和体育团队,以及他们所体现的奥运精神都将是民众关注的焦点,后奥运营销值得期待,而这正是后奥运营销的商机所在。

  为保持“后奥运营销”的连续性,成长型企业可以学习模仿长期赞助奥运且颇有收获的公司。比如:可口可乐、三星,不单是长期赞助奥运,其利用奥运进行的长期连贯性的体育营销,足够成长型企业去学习。

  新一波运动刚开始

  目前,可口可乐、三星已经确定对广州亚运会进行赞助,松下也宣布了赞助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计划。这些国内重大赛事的赞助活动,将继续保持企业的曝光度,扩大企业的影响力,体育营销还将继续。

  一个成功奥运战略营销,不仅要以奥运前、奥运中的奥运营销为基础或脉络,延伸性地开展奥运后的营销工作,而且还要结合奥运后的特点,创新性地策划和开展一系列富有新意的营销活动,并能达到有效创新的效果。

  对不少的成长型企业而言,另辟蹊径,积极参与后奥运营销,亦是为了避免自己的推广活动不被繁杂众多的奥运营销所淹没,从而使品牌更易脱颖而出。鞋都福建泉州的一些鞋企纷纷推出“后奥运营销”计划,打算在奥运会后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品牌推广投入,以求形象突出、效果最大化。

  赛琪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建雷表示:与众多运动品牌争相在奥运前和奥运期间大规模投入不同,赛琪将把更多的资源与精力用在奥运会后。“我们准备在北京奥运会后再寻找一位奥运冠军来代言。”蔡建雷认为:奥运会后再找代言人,会更准确、更有效果,也会更有文章可做。

  同样倾向于“后发制人”的策略,泉州另一运动品牌金莱克也有奥运会后再重兵出击的规划,目的是错开奥运期间诸多品牌的竞争高峰期。金莱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姚辉说:“包括新的代言人、广告片等推广活动,我们都将在北京奥运会后再有针对性地制订。”姚辉认为:奥运会给体育用品行业带来巨大机会,但同时也引来空前激烈的竞争,从战术上来看,与其跟人家一窝蜂地惨烈拼杀,还不如奥运会后再有针对性地去使出四两拨千斤的功夫。

  德尔惠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总裁特别助理何苦亦表示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除国内品牌自己竞争,各行业的国际大品牌在奥运期间也大规模投入,企业在这时候的投入如果不够大、亮点不够有特色,最后难免会被品牌推广的巨浪所淹没,花了大钱还达不到效果。因此后奥运营销对成长型企业品牌而言,更易扬长避短脱颖而出。

  奥运营销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富有远见的战略行动。目前,国内众多企业大多数还停留在“重视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利益;重战术操作、轻战略把握”的阶段,这势必会影响对体育营销和奥运经济的参与程度,同时也会影响着品牌影响力。

  因此,对于成长型企业而言,奥运会前后如何持续保持企业的曝光度,扩大企业的影响力来缓解“后奥运时代”的影响,是奥运结束后重点需要思考的问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