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双降不代表货币政策根本转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6日 08:21  新闻晨报

  调整是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防止经济下滑

  晨报采访专家解答五大疑问

  □晨报记者 李 强 苗夏丽

  央行15日对外宣布了两项货币政策的调整措施,一是决定16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二是决定25日起,下调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对汶川地震重灾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

  对央行4年来首次下调贷款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申银万国首席分析师桂浩明表示,此举将给银行提供更大的流动空间,预计增加3000亿元资金。

  专家指出,尽管这是贷款利率近年来的首次下调,但尚不能成为市场判断央行货币政策发生根本性转向的信号。

  为何“突然”下调

  对调整“双率”,央行称,此举意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部署,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落实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结构优化的原则,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持续发展。

  尽管央行的“双降”举措来得过于突然,但多位专家认为,此次央行“双降”,一方面是因为8月份国内各项数据表明实体经济降温明显;另一方面雷曼兄弟宣布破产,表明次贷危机的阴影远未结束。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央行此举主要出于三个方面因素考虑:首先,目前国内的经济运行态势使人担忧。其次,目前市场上对未来经济的预期普遍比较悲观。另外,国际经济形势的恶化。“贷款利率下调符合我们此前的判断。它是当前货币政策在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同时的适度微调。”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郭田勇认为,当前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屡创新高,企业利润受到挤压,下调贷款利率,可以帮助企业减轻负担,也有利于防止经济下滑。

  而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孙立坚则表示,减息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除了拯救实体经济下滑风险之外,也标志着政府开始尝试用量的调控手段来挽救低迷的资本市场。

  准备金率为何区别对待

  央行公布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政策,还十分罕见地使用了差异性下调手段。对此,中国社科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明指出,存款准备金率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此次差异性下调,体现出结构性调整的原则,和决策层力图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意图。

  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首席金融分析师石磊分析认为,调整反映出央行两个意图:一个就是确保流动资金,另外则是力保中小企业贷款。“中小金融机构给中小企业的贷款量,大约占中小金融机构总体贷款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大银行。因此,当只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实施下调后,将增加中小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有利于让中小企业获得更多贷款。”郭田勇说。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诸建芳则认为,由于中小银行的服务对象是中小企业,大银行“按兵不动”、中小银行“松绑”将对中小银行增加贷款有很大帮助。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