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韩晓东 北京报道
8月份,CPI同比上涨4.9%,涨幅连续4个月回落;PPI同比上涨10.1%,再创十余年新高。专家认为,CPI涨幅持续明显回落表明,我国宏观调控政策成效显现,但PPI高企将继续挤压企业利润空间。
调控初见成效
8月份CPI同比涨幅比上月下降1.4个百分点,这是近14个月以来的最小涨幅。一些专家认为,食品价格回落和翘尾因素减弱是CPI涨幅回落的主要原因。
8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3%,涨幅比上个月回落4.1个百分点。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高级分析师林朝晖认为,8月份,粮食、肉禽、鲜菜、水产品、油脂等重要食品价格涨幅出现回落,食品价格涨幅连续4个月明显下行,从而带动CPI走低。
同时,由于去年8月CPI涨幅升至6.5%,因此不可忽视基期因素的影响。据中金公司测算,8月份翘尾因素大幅下降1.2个百分点。
对于未来CPI走势,国泰君安认为,目前国内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超过2005年底下跌前的阶段峰值,预计明年生猪存栏可能会创出新高,未来猪肉价格可能逐步下降。今年秋粮仍将获得丰收,秋粮播种面积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综合考虑,未来食品价格走势上涨可能性较小,持续一年多的通胀担忧也得以缓解。
申银万国宏观经济高级分析师李慧勇认为,8月份非食品价格上涨2.1%,与上月基本持平,说明CPI受到PPI的传导影响并不大,CPI涨幅更多地受到食品价格涨幅左右,而食品价格未来走势是比较乐观的。预计年末CPI涨幅回落至4%左右,全年CPI上涨6.4%。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CPI逐步回落的态势已经基本确立,但不排除9月份CPI小幅反弹的可能性。9月份,食品价格环比持续下降的趋势可能改变,再加上翘尾因素降至0.3个百分点,因此不应对CPI短期降幅期望过高。
企业利润受挤压
8月份PPI同比上涨10.1%,再创下十余年新高。专家指出,PPI上涨主要是缘于上游的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居高不下,以及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涨幅有所扩大。
东方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冯玉明认为,尽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回落,但由于合同签订期限等原因,8月进口原材料价格仍在上升。加上前期国内上调成品油、电力价格,以及部分工厂奥运期间停工造成产品供给减少,这些因素对PPI走高造成一定影响。
8月份,CPI和PPI继续保持了“一上一下”的剪刀差现象,两者之差达到了5.2个百分点。哈继铭认为,这种剪刀差现象将对企业利润造成挤压。我国中下游产品市场普遍供大于求,企业提价行为受到制约。预计9月份,PPI仍将维持在9%以上的高位,企业盈利空间缩小的局面短期内仍将维持,并对工业生产和经济增长造成影响。
一些专家指出,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明显回落,全球经济需求放缓对工业产品价格产生下行影响,再加上PPI翘尾因素逐步增强,未来PPI继续向上的动力已经很小。预计到四季度,PPI可能呈现明显回落态势。
此外,8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呈现稳健增长态势。冯玉明认为,8月份第二产业投资整体保持了较快增速,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增速出现反弹,预计9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
哈继铭认为,扣除物价涨幅,8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实际比去年同期有所放缓,但幅度较预期为轻。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继续回落,这将对其他产业投资甚至消费会带来影响。
“我国目前仍是‘双十’经济,GDP和PPI增速都在10%以上。”哈继铭认为,在此背景下,不宜过早放松调控基调。考虑到PPI高企以及年内可能继续进行资源产品价格改革,货币政策方面仍应从紧。财政政策应偏向结构性调整,比如税费调整、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其目的主要是维护社会稳定,而没到利用财政政策大幅刺激经济的时候。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