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周子勋:通胀绝对水平其实并未下降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1日 01:54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周子勋

  8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回落至4.9%,远远好于市场预期。但是,我们不能过早乐观,通胀绝对水平其实并没有下降,环比仅仅是0.1%而已。当然,通胀压力已有比较明显的缓解,而政府对同比数字的重视则足以说明,CPI下降将给政府实行更多调控价格、促进经济增长政策的空间。

  在笔者看来,限制粮食出口及粮价下降,是影响中国CPI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2007年全年我国CPI上涨4.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拉动了4.0个百分点。今年1月,国内CPI涨幅达7.1%,其中食品涨价因素占80%以上。在国内食品价格大涨的同时,粮食出口增长迅速。据海关统计,2007年前11个月,小麦玉米大豆的出口量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06.51%、85.3%和24%。显然,粮食出口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国内粮价持续上涨,成为推高CPI指数的重要因素。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房地产业遭遇“冻结”,生产资料需求因之放缓。国内钢材价格下滑就是明证。自今年6月10日国内钢材价格见顶后,持续了两年多的钢铁牛市开始向下调整。业内人士认为,这次钢铁业的“寒冬”是从包括房地产在内的下游需求引发的,因此不会是短期影响。

  但是,如果只根据CPI逐月下行就否定通胀的严重性,那宏观政策就有被简化为“短期被动式调整”之虞了。中国之所以要关注通胀,是要为长期积累的问题“纠错”:这包括人民币长期被低估以及汇率机制问题、由外需转向内需拉动的经济结构调整问题、价格机制的扭曲问题等等。只要这些结构性问题没有解决,短期内PPI(8月同比上涨10.1%)仍在高位、热钱仍在流入,通胀就不能轻视。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经济很容易一抓就死,一放就乱。如果政策放松持续到明年上半年,只要全球经济形势有所改善,通胀可能再次会变得异常严峻。

  事实上,以国际油价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下挫,或许能够让部分国家的通胀统计数据在表面变得乐观,但过不了多长时间他们就会发现,其核心的通胀可能在未来持续上扬,很多民众将会体验用更多钱只能购买更少商品的感受。因为以“中国制造”为代表的商品价格的上扬,相比于资源性大宗商品价格下挫,是更能让民众切身感受到的。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其30个成员国7月通胀年率从6月的4.4%升至4.8%,剔除易变项目如食品和能源后的7月核心通胀,则从2.2%升至2.3%。推动这些国家通胀不断上扬的背后,除了他们自身的货币供应超常增长之外,还有“世界工厂”的商品价格上扬。据报道,今年珠三角出口的鞋子明显值钱了。今年前5个月,珠三角出口各类鞋9.4亿双,同比大幅下降25.7%;出口值却增长8%,达34.6亿美元。换算下来,珠三角出口的鞋价同比上升了40%。宏观表现上也同样如此。虽然国际航运企业纷纷感觉到货量大跌,但中国今年的出口总值仍旧增长20%以上,显示中国商品出口价格的飙升。

  显然,在这一轮全球的信用收缩过程中,已经有大量廉价商品的出口商,因为成本飙涨而不堪重荷,或者关门,或者倒闭。这些失去的产能,恐怕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在这种情况下,发达经济体保持低利率而多发出的货币,未必能够购买到更多的商品,而很可能只是购买到越来越贵的商品。

  当然,8月CPI的大幅下滑只能印证去年年底至今的紧缩货币政策效果,但下半年信贷宽松和人民币升值幅度放缓两个因素决定了货币供给速度将会加快,这种情况下,CPI即使下降还是保持在高位。笔者因此认为,说中国当前处于通货膨胀的严重威胁之中是没问题的。需要指出的是,当高增长的时候,经济和社会对通胀的抗压力是比较强的,这就是去年和今年的情况。但如果明年经济增长下滑,生意不好做,则通胀即使是在7%左右,人们还是会感受到更多的通胀之苦。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