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CPI意外回落有利于价格改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1日 00:54  21世纪经济报道

  社评

  国家统计局10日公布的8月份国民经济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4.9%,比上月大幅放缓,超出了市场预期。1.4个百分点的月度降幅似乎显示由去年10月开始的紧缩货币政策取得了效果,通胀洪峰似乎离我们远去。不过,PPI涨10.1%再创年内新高,令宏观经济走势仍然扑朔迷离。

  分析具体数据我们可以发现,食品价格的回落是消费者物价指数回落的最重要因素,粮食季节性收获与农产品生产恢复是食品价格回落的主要原因。此外,去年物价大幅上涨的价格滞后影响在8月份有所减轻,这更是一个统计学因素而非实体经济的表现。最后才是宏观经济放缓的因素,这一因素与食品价格交织难以细分定量。可以肯定的是宏观经济增长乏力的确放慢了消费者价格的上涨,但我们若将CPI的波动完全的归因于宏观经济形势,并据此做出政策判断则不能被称作精确。

  在PPI指数方面,8月同比上涨10.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5.3%,其中原油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8.2%,而成品油中的汽油、柴油和煤油出厂价格分别上涨33.7%、22.1%和36.1%。可以发现PPI指数之所以能在宏观经济走弱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坚挺,重要的原因并非来自市场的力量,政府价格政策的变动才是PPI指数增长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将价格上涨的通道切断,但是长期来看国际原料价格难以下降到我国政府预期的范围之内,政府只能在放开价格管制和固定化财政补贴中二则其一。从经济效率的角度,更多的分析认为放开价格管制更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经济运行中较少受政府管制的、更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竞争性产业已经明显的出现下行趋势。货币政策在2007年10月持续紧缩之后并没放松,目前所针对的中小企业和部分受灾地区的信贷政策虽然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货币政策本身的特性决定了货币政策并不具备财政政策的快速、灵活、见效快的特点,我们更需要货币政策提供一个稳定且同质的市场环境,任何希望通过划分类别而实现“既要,又要”目标的碎片化货币政策最终都将事与愿违。若我们需要货币政策起到保增长的作用,就应该明确的推出完整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组合。

  对于CPI与 PPI走势的脱节,我们不能简单地以滞后性来解释,应该看到由于政府对部分重要商品价格的管制扩大并强化了这种脱节。政府的管制一方面使得下游企业免受上游资源价格上涨的影响,缓解部分物价上涨的压力;另一方面,管制同时也切断了市场走势对于上游资源价格的影响。具体而言,由于目前的资源价格大大低于市场化水平,下游企业对资源、能源的消费是扩张性的,对这些商品的需求并不能反映下游企业的生产状况。这样就会出现即使下游企业因为市场的周期性因素而收缩,但其资源能源的消耗却没有同比减少的现象,这就进一步造成了上游产品的价格与下游市场状况的脱节。这种脱节拉大了的PPI与CPI之间固定的滞后期,同时也扩大了两者的背离水平,最终实现收敛的过程可能加长。我们在这个较长时间里都将被下行的宏观经济和高涨的资源价格所困扰,宏观政策的两难处境将延续。

  宏观经济数据所显示出的内容远超过经济冷热状况本身,体现出了市场配置与政府配置天然的矛盾,我们一方面要观察经济冷热从而做出政策调整,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数据中不正常现象背后所体现的制度性问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