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要反思的是汇源果汁们为何急于卖身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7日 07:25  东方早报

  要反思的是“汇源果汁们”为何急于“卖身”

  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邓聿文

  可口可乐意欲高价收购汇源果汁,引起了人们的激烈反应。与人们希望留住这一民族品牌的朴素心情可能相反,在汇源当家人朱新礼的心中,出售汇源不过是一个待价而沽的问题。朱新礼曾表示:“太早出嫁还不够成熟,太晚了年龄又大了,只有选择合适的时机去合作,对于汇源来说才最合适。”

  事实上,可口可乐高溢价收购汇源果汁,本是一个正常的市场行为,只要能获得相关部门批准,我们没什么理由反对,对此,我们要客观、理性地看待。不过,这并不是说民众的激烈反应就毫无道理。此事若超越于外资并购是非之争可能更能看清问题的本质。正如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会长王巍所说,我们更应该思考是什么样的制度,什么样的条件,促使朱新礼要去卖企业?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的企业不接盘?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应该看到,今天的果汁饮料行业,已经演变成一个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从原料基地的建设、运输和加工环节,广告推广,一直到销售通路,无不需要大量的资金额度。汇源近年来也一直存在资金紧张的问题,曾先后与德隆、达能等谈判合作之事。在去年上市后,汇源已经向华平基金、达能等出售了部分股权。正由于汇源在资本运营方面仍未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所以尽管可口可乐提出12.2港元/股的收购价,但评级机构摩根大通仍然下调了汇源的投资评级。

  资本力量薄弱一直是民族品牌尤其是民营企业在市场中处境艰难的症结所在。汇源“卖身”于可口可乐不过是再次将这一问题凸显了而已。事实上,从夹缝中生长和壮大的中国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始终面临着两面作战的窘境:一方面要跟国企尤其是垄断国企抢地盘,一方面又要应对外资的蚕食。而国家对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态度,也一直摇摆不定,在市场准入、贷款、上市等诸多方面都存在限制和歧视措施。可以说,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能够活下来并成长壮大的企业,一般都有赖于企业家的艰苦开拓。我想对于这点,朱新礼是深有感触的。

  今年以来,受高通胀、人民币升值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的生存处境可谓雪上加霜,从银行获得贷款本就不易,资本市场又持续低迷,民营企业资本力量薄弱的软肋,更加显露无遗,根本无法在产品研发、企业效益等方面和国际大资本抗衡,最后,民营企业家往往只能放弃继续做大做强的抱负,卖出企业,早日变现。

  一个民族品牌的成长和巩固是几代人的事情,但它的毁掉却是非常容易的。汇源的“卖身”告诉我们,中国本土企业要发展壮大,并最终走向世界,必须有包括政府产业政策、金融政策、财税政策、资本市场乃至整个社会的人文环境在内的扶持,仅靠企业和企业家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和不可能的。更明确地说,培育民族品牌并非仅是企业家之事。所以,为留住更多的民族品牌,国家必须给民营企业更多的支持、更宽松的发展环境。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