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什么是推动中国改革的源动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21日 15:08  《钱经》杂志

  文/本刊记者 张志峰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中国奇迹”甚至成为一个世界迷题,让各国的经济学家争论不休。比较流行的几种解释有:制度创新说、后发优势说、人口红利说。

  制度创新说——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制度的创新一直在进行,它包括产权制度、分配制度、运行制度、开放制度的创新。制度创新释放了微观主体的活力,从而推动改革开放。

  后发优势说——近一百年来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要远远快于之前的一千年,而技术创新也非常密集。中国经济虽然起步较晚,但可以用拿来主义的方法直接利用已成熟的工业技术,并融入到有利于自由贸易的世界秩序中,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人口红利说——人口红利简单的说就是人口中适龄劳动力比较多,而被抚养的人口比例下降,这种人口结构有利于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三十年,正是婴儿潮一代成长为青壮年劳动力的时期,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让中国成为全球经济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也就是“世界工厂”。

  上述三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还不足以解释“中国奇迹”产生的原因。推动中国经济改革进程的源动力应该是人们为追求自身的幸福生活所进行的努力和创造,甚至一度突破了制度的阻碍,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当然,这其中领导人物和决策者的远见和睿智也是必不可少的。

  改革开放的成功源于对“人”的解放

  回首改革开放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人性解放的历史。每个人都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自由迁徙的权利、拥有私人财产的权利。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前,这些权利基本上被剥夺了,人性受到压抑。

  当小岗村的几个农民庄严的按下手印,推动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他们仅仅是为了自身生存的需要。同样出于生存需要而饱受白眼甚至铤而走险的还有那些小商小贩和个体户,他们促进了商品的自由流通,满足更多人的生活需要,为在消费品领域形成市场定价机制功不可没。同时,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积累了一定的财富,成为后来民营企业家的雏形。

  在人们努力实现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同时,思想和文化领域也在进一步放开。人们仿佛突然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西方新鲜的文化、哲学、思想、包括生活方式疯狂涌入,甚至让人有些不知所措。渐渐的,我们开始学会尊重契约、产权,懂得利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人们开始注重个性,男人的头发越来越长、女人的裙子越来越短。大街小巷充斥着流行音乐,直接催生了以“80后”为主的“超级女生”和“快乐男生”。这种种现象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个社会越来越多元了,越来越宽容了,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生活方式,做自己爱做的事,这是改革开放前不敢想象的。

  人们的眼界放宽了,走得也就远了。有的人从农村走向城市,卑微而又顽强的生存下来,最终成为城市中的一员。有的人远渡重洋,经过顽强的拼搏,赢得了尊重与地位。城市化与国际化几乎是同步进行的,这两个过程为中国这个庞大的经济体所注入的活力无法估量,而前提条件则是人能够更自由的迁徙。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