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祝宝良:如何正确看待工业生产增速的回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4日 11:38  国家统计局网站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月度数据显示,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7%,比6月份回落1.3个百分点。对工业生产增速的回落,需要有一个全面正确的分析和解读。

  一、多种原因导致7月份工业增速出现回落

  7月份工业生产增速放缓,既有世界经济放缓的外部客观因素,又有自然灾害频发的冲击及其滞后影响的原因,还有季节性因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出口减速是造成工业生产放缓的主要原因。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导致外部需求减少、人民币持续升值、调整出口退税率、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等多项减顺差政策调整的影响,7月份出口同比增长26.9%,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7.3个百分点。

  其次,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影响了工业生产。受国际原油、铁矿石等初级产品价格上升的影响,我国能源、原材料价格也呈现出不断攀升的势头。7月份,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0.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2.6%,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出厂价格上涨52.4%。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加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部分企业经营出现了困难,生产意愿下降,突出表现在发电量、钢铁、汽车等生产出现了回落。

  再次,季节性因素是7月份工业减速的重要原因。每年的7月份是炎热夏季,很多工厂会停工检修设备,缩短工人工作时间,同时让出部分电力满足群众度夏用电需求,7月份工业生产活动会受到影响。历史数据表明,多数年份7月份工业生产增速会较全年低,过去13年中,平均低0.5个百分点作用,最高年份低2.5个百分点。

  此外,自然灾害频发及其滞后影响拖累了工业生产增长。除年初我国南方发生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外,5月份四川汶川发生自建国以来最为强烈的一次地震,特别是近期广西、广东、贵州等南方地区又受到洪涝灾害袭击,均不同程度地对受灾地区工业经济的正常运行产生了不利影响。今年以来,随着节能减排力度的加大,环境保护标准的提高,部分地区、部分企业的生产活动受到一定限制,也对工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

  二、今年以来,工业经济发展势头符合调控目标,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

  虽然7月份工业生产增速出现回落,但并未改变今年以来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工业生产继续朝着宏观调控方向发展。1-7月,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同比增长16.1%,仍保持了较快增长。

  第一,工业经济的运行总体上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向。在本轮宏观调控中,为解决经济运行中突出的投资增长过快、贸易顺差规模过大、信贷投放过多的“三过”问题,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控制信贷规模、降低出口退税率、对部分产品征收出口关税、清理新开工项目等等。随着宏观调控逐渐显效,“三过”问题明显缓解,经济过热势头得到遏制,工业生产增长也相应出现回落。拉动工业增长的需求结构也明显改善,消费对工业生产的拉动作用增强,投资和出口拉动作用有所减缓,需求结构正朝着更协调、更均衡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必须看到,与历史水平相比,今年以来的工业增速也并不算低。按照我们对近十余年工业生产增速变化的观察,工业生产保持15%左右的增速较为正常。今年工业生产增速只是较2004-2007年16%-20%的过高区间出现了回落,特别是在2007年达到本轮经济发展周期中工业增长的峰值时出现了回落。与一个经济增长的峰值相比较而出现了回落,并不能说明当前工业经济发展发生了严重问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