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增长与通胀的博弈将难分仲伯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2日 18:22  《理财周刊》

  纵观上半年的宏观经济形势,高增长和通胀相伴共存。那么在下半年的双方博弈中,两者的力量对比将如何变化,宏观经济会怎样发展,值得进行分析。我们最想要知道的是,CPI是否会继续回落,GDP能否继续维持高增长?

  首先分析通货膨胀的未来走向。国际方面,由于美国的“二房危机”以及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有推动美元贬值的动力,再者大宗商品实际需求难以下降,同时国际投资环境的恶化将吸引大量资金留在大宗商品投机领域,如此全球通胀的力量仍在蓄势待发阶段,预计下半年会进一步迸发,输入型通胀压力不减。

  而在国内方面,国际收支顺差以及热钱的大量流入,加之经济快速增长和投资增加带来的“过热”动力,引致流动性扩张和过剩。由于经济增长的下滑风险,有关政策当局预计将干预以放缓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加上对于外贸出口企业的财政支持逐步落实,贸易顺差将不会大幅下降;另外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利率倒挂和相对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吸引热钱有增无减,所以流动性压力恐怕难以缓和,通货膨胀总方向不会逆转。

  由此可见,国内外双重因素决定了通货膨胀难以在短期内销声匿迹。

  其次分析经济增长的发展趋势。从推动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消费需求在高通胀的压力下,很难能够大幅增加,则对于增长的贡献难以启动。投资变化存在正负两方面的力量,国际需求下降以及房地产业的困境桎梏了投资的增长,但灾后重建以及奥运经济将在一定程度上拉动投资,另外政府支出和基础设施建设亦是投资增长的正向促进因素。对于出口,总体上面临下降压力,世界经济放缓降低了需求,人民币升值提高了价格,通货膨胀和货币紧缩增加了成本,出口企业羁绊重重,预计“中国制造”的盛世将遭遇阴云笼罩。

  综上所述,在下半年的宏观经济中,增长与通胀的博弈将难分仲伯,高增长与通胀仍会并肩共存,严峻而紧张的形势“涛声依旧”,这需要宏观调控更加细致到位。

  上海市武川路78弄 李春顶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