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稻葵:当前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是总供给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6日 02:16  新京报

  中国需要“供给管理”的新思维

  新京报:你参加了国务院专家经济座谈会,会上你发表了哪些观点?

  李稻葵:我阐明了一贯的观点。关于宏观经济形势当前碰到的问题,恐怕是过去30多年以来最复杂的一次,过去30年我们是反复控制经济过热、控制总需求膨胀,但这次和以往遇到的问题不同,这次不仅是总需求膨胀的危险———外汇储备的增加和外资的流入导致本地货币存量持续上升,更重要的还是总供给受到外部的冲击。

  新京报:通俗讲如何?

  李稻葵:说明白一点就是企业成本结构大幅度改变,企业承受着成本大幅度上升的压力,当生产者的生产意愿下降,就是总供给曲线在回收,社会有效供给在下降。如此一来,物价水平就会上升,整个经济增长率就会回落。

  我的核心观点是,当前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是总供给的问题,而不是总需求的问题。宏观调控新的课题是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拉动供给,中国需要供给管理的新思维。

  新京报:供给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李稻葵:其核心就是要进一步改革,用各种各样改革的办法,帮助企业化解成本上升的压力。这不仅是为保障经济增长也是为以后的发展奠定机遇。

  新京报:为什么更应关注供给方呢?

  李稻葵:有两个理由。一是供给是更根本的、更长期的。外资涌入冲击是短期的,在未来半年或一年内会逆转。外资一跑,货币发行量就下去了,对供给方的冲击就消失了。政府在这方面也比较有经验了。

  二是如果我们的眼光总是放在总需求管理,那么结果就有两个,要么物价压不下去,要么把物价压下去的同时GDP增长速度也比较低。但如果处理好供给方的问题,是双赢,既能增加产量,也能控制物价。

  降低企业成本应对通胀冲击

  新京报:企业成本的冲击来自于何方?

  李稻葵:来自三个半成本的影响:一是劳动用工成本在上升。其远远高于物价上涨率,这不是因为劳动者工资谈判能力的提高,而是农村劳动力逐步转移到城市的二元经济调整过程,已到了新的转折点。农村富余劳动力减少,城里的工厂在吸引劳动力时要付给更高工资。这就导致两个结果———劳动用工成本上升和农村农产品供给量下降。

  新京报:另外两个半呢?

  李稻葵:二是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全球的需求量在上升,供给相对不足。三是节能环保成本在上升,冲击企业的运作。

  最后,还有半个成本因素,财政税收的包袱对于企业不断加重,这也对企业的供给产生冲击。这半个成本,部分是人为的。

  新京报:怎么解决供给方的问题?

  李稻葵:近期提高部分纺织品出口退税是最直接的措施,对冲国外出口市场萎缩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但解决供给方问题,从根本上讲要从体制上和制度上下工夫,帮助企业提高效率。

  比如说要推进财税的改革;增加对一些中小企业的贷款,尽快出台面向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机构措施,推动这种金融机构的建立。在劳动用工上也要下工夫,允许地方城市逐步放开对户籍管理的约束,让农民工成为城市里的普通公民,增强其进城务工的积极性,这样工资成本就会下降。

  新京报:价格改革也需要同时进行吗?

  李稻葵:要放开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从能源、木材,包括成品油等都要逐步放开。如果不放开价格的话,不仅不能调动生产者积极性,而且会扭曲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一些耗能性的企业和技术就很难退出。还有要进行反垄断的改革,对一些行业要放开。

  □本报记者 丁蕊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