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治理通胀治本之策还看缩小收入差距(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1日 01:33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说到底,流动性过剩只是通胀产生的货币基础,金融体系有吸纳过剩流动性的巨大能力,只要实体经济结构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不同商品间的相对价格保持平稳,流动性就会保留在银行体系内部,或者转向资产部门和证券市场,而不会对CPI造成现实压力。但是,收入差距扩大也会改变需求结构,与高端工业制成品相比,初级产品消费需求的增速会因为收入差距扩大而放缓,这又会导致它们的相对价格下降,促使生产资源从这些部门流出,一旦供给能力下降过了头,或者受到外生突发因素的干扰,供给能力不足就会促使基础商品价格报复性反弹。这正是去年以来猪肉价格所经历的过程。表面看,因为蓝耳病,猪肉供给减少了,实质上,近年来生猪相对价格下降,生猪养殖业生产能力逐渐萎缩,才是面对外部冲击时猪肉价格一触即发的根本原因。

  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基础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很容易形成全面的通胀预期,预期一旦形成,过剩流动性就会成为物价上涨的有力推手。所以说,收入差距过大与本轮通胀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这体现在收入差距过大不仅促成了流动性泛滥,同时也提供了预期形成的基础,而这两点正是全面通胀形成的基本要件。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央行紧缩政策只能收效一时,如果不能加快改善收入分配的步伐,即便本次物价上涨势头被紧缩政策暂时遏制,未来很有可能还会再次经历我们今天所面对的通胀困局。

  (作者系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