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越南:越来越难吗(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3日 10:58 中国新闻周刊

  民众心态还算稳定

  无论裁员,还是减产乃至停产,都是企业面对贷款利率走高、市场需求下降的应对之策。 河内纸业公司副总裁NGO ANH DUNG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加速资金流转也是事后一种有效的应对之道。

  进入6月,河内纸业公司几乎停止了在银行层面的贷款,转而要求买方将付款期限由原先的30天分期付款提前至15天

  相对于事后的应对,陈建宇更看重事先的预防,包括一些政策风险。

  越南政府的朋友和越南侨民提供的信息,帮助他提前作出了判断:钢材、水泥等大宗商品价格会在6、7月份猛涨,银行外币“双价”(官方牌价与黑市牌价)格局有望在6月底结束。于是,他一方面坚持不按黑市牌价付款,一方面提前几个月低价储备了足够支撑6、7月份的钢材——对于摩托车行业,这无疑是救命稻草。

  越南外交部一位高级官员告诉本刊,越南侨民在这个2007年GDP只有720亿美元的国家起着重要作用,侨汇在相当程度上支撑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是热钱的重要来源。 相对于年轻企业,有丰富忧患经历的越南民众对高通胀更有着一整套的经验。

  上世纪40年代~80年代,越南先后与日本、法国、美国、中国发生战争,高通胀在当时是常态。1987年的那次,通胀率甚至高达700%。领到工资,获取外快,第一时间换成美元和黄金进行保值,花费时再去金店换回越南盾消费,已是越南百姓的日常生活。 在一家钢铁公司做秘书工作的越南姑娘阿惠月工资只有150万越南盾,继而只有谋求第二职业一途,好在越南政府一直对此进行鼓励(多年战争导致政府无力承受更重的负担,因此鼓励民众开辟其他的收入渠道)。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她在6月中旬将手中积攒的美元以1:18000的汇率卖出,小规模获利。谁知第2天汇率就变成1:19000,令她后悔不迭。在她看来,金融动荡之时,也是获利最丰厚的时候。

  尽管政府早在6月初就禁止了美元的卖出,但记者3度前往金店集中的河内36条老街之一的“银街”,每次掏出越南盾要求兑换美元,都能找到肯“卖出美元”的金店——在越南金融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的金店,此时正在为投机制造条件。

  越南社会科学院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冯氏惠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此前七八年间越南民众稳定的收入增长,是这次高通胀来临时社会保持稳定的主要原因,“民众普遍持有一种心态,大不了我的生活退回到2005年的水平,但还是要比1999年要好许多”。

  入夜,河内的COFFEE STAR酒吧依旧火爆,在动感十足的音乐衬托下,阿龙端着一杯越南中原牌现磨咖啡对本刊说:我股票赔了5000万越南盾(相当于2万人民币),但并未影响我的生活,我还是和女友每天都要见面、吃饭、甚至看电影。

  而建筑公司文员邓秋庄也说,尽管需要父母贴补,但她并未缩减每月100万越南盾(相当与400元人民币)的交际费用。

  政策的起伏与投机热浪

  1986年实行“革新开放”以来,相对除了新加坡的其他东盟国家,越南国内政治稳定,获得国际资本几乎是一致的赞扬。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即使在劳动力成本同样低廉的中国,投资越南也开始成为很多企业的选择。

  2006年年中,越南政改迈出实质性步伐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总书记、国家主席、总理3人分治并举行差额选举。到了年底,越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一场资本的盛宴也开始逐步推向高潮。

  河内纸业公司所属的大型国企——越南工业集团也正是在加入WTO之后的2007年,就立即向政府递交了开办银行的申请。当时的形势是,股市和楼市乃至矿产价格一路飙升。不少获批成立银行进行融资的大型企业,迅速将战线横向铺开,形成主业、股市、房市、矿产四位一体的格局。

  “事实上,这一格局加剧了银行业的呆账坏账风险,一旦多家银行在股市、房市和矿业的投资失败,金融危机就不是停留在纸张里的理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越南经济问题专家潘金娥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据中国驻越南大使馆经商处不完全统计,越南的商业银行已经接近80家,比中国还多。 2007年下半年,快速发展经济的热情在各个领域爆发出来,仅以汽车领域为例。政府两次下调进口汽车关税,将关税从70%先后降至60%和50%。越南经济学家陈庭天承认,当时政府过于兴奋,希望通过引入竞争者的方式(比如中国力帆汽车进入了越南市场),将汽车价格打压下来。出乎越南政府预料的是,美资、德资和日资公司资金雄厚,坚持不降价的策略。与此同时,由于关税骤降,高档进口轿车大量融入河内和胡志明市,占用了大量外汇,成为2008年上半年144亿外贸逆差的重要成因。

  今日的河内,上下班高峰期摩托车仍然如蝗虫般聚集穿梭,而动辄几十万美元甚至上百万美元的高档汽车也开始大规模挤占本就狭窄的街道。迫于无奈,政府先是通过交管部门,对新增进口轿车上牌照速度予以延缓,继而在6月直接将进口汽车关税提高到83%。这也意味着美资、德资和日资汽车公司最终在这场博弈之中笑到了最后。

  政策的大起大落,直接引发了社会的投机浪潮。在这场关税大战中,不少企业获利已可用“巨大”来形容,而一些内部消息不够快捷的企业,由于没有选好步点,在关税降至50%的情况下签订了相当数量的购车合同,等于将一台1.83万美元的进口轿车(1万美元裸车价格+8300美元进口关税),以1.5万美元的签约价格卖给消费者,每台车净亏3300美元。

  除了政策大起大落,朝令夕改也让市场无所适从。6月9日,越南总理阮晋勇刚刚宣称要保持越南盾汇率稳定,次日央行就宣布越南盾贬值2%。已经在越南打拼了5年的陈建宇说,这种改变已是“家常便饭”。

  加入WTO前后,越南交通运输部门向总理府递交报告,建议就铺设河内——胡志明市高速铁路展开立项。报告迅速获批,决策层的批示是:争取6年之内建成。一家受韩国政府150万美元援助的韩国企业就此展开调研,结论是:2030年之后可以考虑兴建高速铁路的问题。

  2008年2月,美国哈佛大学代表团访问越南期间,也当面向总理阮晋勇提出建议,缓建高速铁路。

  进入2008年,美元贬值加剧、次贷危机影响遍及全球,国际油价、粮价、铁矿石、黄金价格不断攀升,越南股市和房市则开始不断下挫。5月28日,国际投行摩根士坦利关于越南金融危机的报告引起全球关注。

  迫于压力,越南政府终于在6月20日提前公布了令人失望而震惊的上半年的若干经济数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