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价格仍是改革核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2日 11:16 东方网

  经过20多年,改革又回到了出发的时候面对的问题。也许应该再来一次莫干山会议,展开一次关于价格问题的大讨论。

  撰稿·汪 伟(记者)

  进入2008年,张军一直在写书。作为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写作的主题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书中包括了许多“经济学家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里,最有趣的是“莫干山会议”和“巴山轮会议”。1984年的“莫干山会议”,让包括现任北大副校长张维迎在内一批年轻人崭露头角,20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中国经济学界的中坚。那一次他们讨论的主题就是价格改革。

  张军想给过去30年历史一个经济学的解释。很大一部分就是对价格的解释。张军没有忘记,1980年代的价格改革付出了高昂的学费。1988年8月1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一条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该《方案》提出,绝大多数商品价格放开,由市场调节。

  消息一出,商店里的货物被抢购一空。银行了发生挤兑。80年代结束的时候,价格改革引发的通货膨胀最终演变成一场社会和政治危机。

  回顾往昔,他从来没有忘记这个故事。

  价格是80年代的中心

  《新民周刊》:80年代的改革似乎可以描述成一场以价格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改革。

  张军:价格问题已经有15年没有很好地讨论。80年代的改革是以价格为中心的,90年代中期以后,从政策制定的角度看,价格改革问题似乎不再重要了。

  刚开始改革的时候,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最难的就是价格改革。计划控制下的价格,能源、矿产和农产品的价格都压得很低,这等于是让这些部门来补贴重工业。这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特征,就是用这些手段转移大量剩余到重工业部门。要改革计划经济,最重要的就是要把这之间的价格理顺。

  1980年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为拉美、东欧和苏联进行经济改革提供建议的时候,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价格自由化,而且越快越好,一次到位,不要拖得很久。这是“华盛顿共识”的重要内容。但中国的价格怎么改革,国内有严重的分歧。1984年的“莫干山会议”上,主张一步到位的人几乎没有。这就是中国文化,没有人认为应该一步到位,没有人敢冒这个风险,而且,政府显然也没有这个打算。最后形成的方案叫做 “调放结合”。一部分商品价格逐步调整,另外一些关系不大的商品,计划控制不那么严重的物资,价格基本上就放开。这个方案最后通过张劲夫向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汇报,最后坚定了中央政府对价格体制改革模式的选择,即渐进的、多步走、“调放结合”的方案。到了1985年到1986年,价格改革的效应开始显现出来了。能源、资源的价格基本上没有动,一般商品的价格很快就开放了。

  《新民周刊》:双轨制是会上提出来的吗?

  张军:所谓的双轨制,也就是计划内还是原来的比较低的计划价格,但是鼓励生产企业多生产,超出配额的部分,可以卖比较高的价格。价格双轨制最早反而是在石油和煤炭行业里形成的。1981年,允许油田超过计划部分的原油可以按照国际市场的价格出口。这个政策很快使得出口原油的同一油田出现了两种价格。1983年,国家用允许出口原油“以出顶进”,在国内加工生产成品油,按国际市场价格在国内销售。这就又出现了成品油的双重价格。

  煤炭和原油这两个部门的做法启发了学者和政府,之后开始在其他部门推行。到了1986年,双轨制的弊端显现出来了。由于两种价格差别很大,有人就把通过计划价格买来的商品以市场价卖出,倒买倒卖,赚取差价。那些计划官员掌握了审批权,套利者为此就向他们行贿。执行双轨制作为价格改革的方案,时间其实不长。由于腐败猖獗,很多人都说,再实施下去就要葬送改革。中央政府注意到这个问题,开始加紧研究并轨。

  《新民周刊》:价格改革最主要的风险在哪里?

  张军:通货膨胀。1988年,中央政府提出要“价格闯关”,绝大多数商品价格放开,由市场调节。邓小平那时候有一些名言,比如说,“理顺物价,改革才能加快步伐”,“物价改革非搞不可,要迎着风险、迎着困难上”,“长痛不如短痛”等等。价格改革的确是有风险的。在一个商品短缺的时代,放开价格引起了席卷全国的挤兑和抢购风潮,影响持续到1989年,一切改革都停了下来。(文章来源:新民周刊)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