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警惕越南投资风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9日 15:40 中国经营报

  近年来,越南的投资已经明显过热。

  东莞华坚鞋业越南工厂的工人今年流失了近一半。在工厂所在的越南海防市,新的工厂不断地冒出来,很多工厂都开到了乡下,原本进城打工的工人回乡下工作造成市区用工紧张。“现在一个新工厂的开张,会造成附近工业区大批员工离职,缺工已经成为最头疼的事了。”华坚越南的一位经理见证了越南近5年的变化。

  最近两年,一批批的中国台湾、中国内地、韩国、日本等企业进驻越南。尤其是在2006年底越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一下子成了东南亚的投资热点。光是2007年,越南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就达到创纪录的203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了近70%。

  不过敏感的贸易商已经嗅出了其中的不对劲。一位贸易商反映,实际上在两三年前,越南的物价就已经悄悄地上升,原物料、劳工成本不断上涨,后进入的投资者又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在这个时候,不少贸易商退出越南,转向缅甸、柬埔寨等国家。

  但是这些年进入越南的制造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附加值低的传统产业,它们为了追逐低成本,将生产基地从中国等地转入越南,而且以外销为主,把越南当成一个加工地。但是越南的通胀将使这些工厂失去竞争力。

  “这种大量投资拉动了经济增长,但是增长方式是有问题的,具有不可持续性。”一位经济学者分析。

  而我国制造业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改革开放近20年以后,制造业粗放式的增长方式对我国的能源、环保、用地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不过政府已经意识到问题,从去年开始,通过降低退税率、实行《劳动合同法》、出台加工贸易限制目录等,引导企业进行转型。

  “政府的意图是好的,但现在很多企业由于成本大幅上涨而生存不下去。目前东莞家具企业估计有1/3倒闭了,其他的也在缩小规模。能生存下来的企业就两类:一是有规模优势的大企业,二是营销费用低、可以保本生产的小工厂,中间的企业都倒闭了。”东莞家具行业人士认为,中小企业转型困难,政府应该帮他们一把,如果出现大批企业关门会影响到经济稳定。

  越南的危机也提醒我们制造业必须有一个转型过程,否则“迟早要出事”。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是改变增长方式,制造业从低端的加工环节,向两端延伸。在上端是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下端是品牌、渠道、售后一直到金融服务。如台湾的鸿海同样是做代工,但是它有自己的专利和专用技术。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