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通胀和滞胀宏调政策都需关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2日 10:28 华夏时报

  本报评论员 徐立凡

  中共中央、国务院6月13日召开的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不同角度的解读。在经济形势面临复杂环境和多重挑战下举行的这次会议,既厘清了关于宏观调控政策的种种迷思,也系统地提出了战略措施。其政策效应,不仅在今年,在今后几年都将发挥重要作用。简言之,“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千方百计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展现的是以灵活的而非僵化的、现实的而非市场本本主义的手段综合治理经济不良面的理念;“全力抓好农业生产”,标出了解决需求拉动型通胀、特别是事关民生的粮食通胀的思路;“扎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长远规划了摆脱国际市场变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的根本出路;“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切实防范金融风险”,表明了中央对于资本集中的两大市场的关注,也突出了“发展”和“稳定”两大基调;“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表明了以改革和开放带动执政水平提高的决心。

  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国内不可抗力灾害的频繁发生,令中国经济的发展面目不像最近五年来那么清晰。尽管年初以来,宏观调控政策敏锐地将主要目标锁定在防止通胀上并取得了积极成果,但担忧始终在困扰市场,特别是市场的微观主体——企业。在“规避危险”的紧张状态中,市场——无论是股市还是楼市,也都亢奋而别扭地运行。不自然的下滑轨迹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问号:防止通胀,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旨在防止经济过热的从紧货币政策,在冻结过剩的流动性、制止通胀蔓延的同时,也导致了以下情况的出现:经济发展进程中居功至伟的广大中小企业面临多年未有的资金困境,局部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呈下降态势;经济下行可能造成隐性失业人口增加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对经济前景预期下降,导致楼市和股市发生过度震荡,多数投资者的财产性收入缩水。

  防止通货膨胀和防止经济下滑的跷跷板,没有实现平衡。问题出在哪?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