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政府急于求成诱发越南金融动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2日 08:30 新京报

  政府急于求成是越南遭遇金融动荡的主要原因,眼下在融入国际金融体系中,如何学会与国际资本打交道,并及时进行金融预警,已成越南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必须面对的巨大挑战。

  越南“革新开放”的政策,伴有“经济高增长、外资高推动和工业高比重”的“三高”之特质。与此“三高”为伍,越南政府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为当下高通胀埋下伏笔。当前,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国民生活的关系,如何分配政府角色与市场监管的关系,已成越南政府亟待解决的难题。

  自越共于1986年12月启动“革新开放”政策以来,该国不仅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快速扩张,而且成功攀至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显眼位置,被称为仅次于“金砖四国”的第五大新兴经济体。有专家视此为“红河奇迹”。不过,最近数月,越南国内通胀高企、本币狂贬、股市暴挫,这位亚洲的“高才生”遭遇罕见的金融动荡。

  “革新开放”政策从农村试水,随后逐步推向城市,走的是渐进改革之路。1989年后,越南建设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进入全面深化阶段。20多年来,越南的“革新开放”政策主要涉及思维革新、农业革新、工业革新、投资革新、金融革新、价格革新、分配保障革新等领域。总体而言,经济上,越南坚持以出口为导向;政治上,越南推行民主变革。这一开放过程经历了探索(1986年至1991年)、发展(1992年至1996年)和快速发展(1996年至2007年)的三个阶段。

  经济实现高速发展,“高增长”似乎成为越南党政领导人的共识。2006年,越共十大制定从思想意识形态到经济政策的超常规发展方针。越共提出到2010年,越南要赶上印尼和菲律宾,2020年要赶上泰国,最终成为亚洲“第五虎”。

  为求超常规发展,越南政府放松对外资的管制。外资大量涌入,对通胀起了直接推动作用。2006年,越南加入世贸组织后,逐渐放开资本项目的直接投资。由于大量“热钱”奔向越南,另有腐败现象存在,直接推高了越南的资产价格,并形成了股市与房市的“双泡沫”,金融动荡便随之产生。所以说,政府急于求成是越南遭遇金融动荡的主要原因,眼下在融入国际金融体系中,如何学会与国际资本打交道,并及时进行金融预警,已成越南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必须面对的巨大挑战。

  此外,经济高增长并未为普通老百姓带来明显实惠。2006年,越南人均月收入仅为65万越南盾(约40.6美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月收入98.1万越南盾(约61.3美元),农村居民人均月收入54.4万越南盾(约34美元)。民众的低收入水平造成其国内购买力有限,进而放大了外资、外贸在越南经济发展中所占的分量。

  从越南的革新经验获知,经济高增长并非一定带来国民收入的高增长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对外资涌入不加控制,势必将加剧金融风险。

  □许利平(亚太问题专家)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